凉山彝家婚俗在变化
因为工作在彝区,对彝族朋友们的婚俗有一些了解,由于受地理历史环境原因的影响,再加上凉山彝族地区山高路远,交通不畅,通信设施已很闭设,与外界了解甚少,特别是婚姻感情是需要接触、了解、认识、建立感情,所以彝家青年在过去那样的环境中,接触了解认识最多的就是自己熟悉的婊兄婊妹,与婊兄婊妹建立的感情较深,加之父母长辈亲属也不愿意把姑娘远嫁他乡,若是远嫁他乡也不知姑娘何时才能返回,亲人们何日才能得以相聚。于是彝族朋友们在婚俗上自然而然形成了姑表亲、通常孩子很小就定娃娃亲、有的甚至孩子还没有下地就由父母口约指腹为婚,他人不得再提此婚事,并不与外族通婚等习俗,养成了“亲上加亲、姑表亲大掉牙齿连着根”的世俗婚俗观念,这与近亲不宜通婚很不相适。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不断发展,交通的不断改变,彝乡公路四通八达,人们往来非常方便,不再为亲情远隔何日相见团聚而发愁,随着通信设施的不断建立与发展,人们通过各种信息,电视、电话、电脑、手机上网等增进了解认识,不少彝家青通过网路通讯进行交流沟通,年轻小伙姑娘通过文化知识学习、外出工作、打工,获得和积累了不少新知识、新认知,年轻人之间有了更多的交往与接触,不但彝区不但环境建设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彝家姑娘小伙的传统婚俗观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在他们当中多数人不但与姑表亲之外的彝家青年成亲,而且还和其他民族的青年成亲,更多的是喜欢自由恋爱。婚姻自由,他们从根本上认识到,只有优生优育,才能控制人口质量,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从思想意识上改变过去那种姑表婚俗关系,树立用科学婚俗新风尚的婚姻道德观,改变那种近亲通婚给自己带来不良后代而造成的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
彝家婚俗的这种变化,不但是社会文明的进步,也是科学文明的进步,更是富国强民提高民族素质实现优生优育的好势头,值得正确引导与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