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游走陶晏岭古道间

2010-06-08 08:43 作者:dongyi905  | 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总有一种心境,向往青山绿水,向往松涛竹海,向往王维、陶渊明、陶景弘般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享受宁静、享受阳光,享受自然。现代人虽说脱离不了网络,脱离不了谋生的需求,脱离不了养家糊口,但趁着双休日,放下烦恼,走进大山,你会找到乐趣、找到兴奋点的。走进大山,实在是在寻找一种心情,一种放松的心情,一种愉悦的性情,一种回归自然的心情。

五月的艳阳是暖暖的,里稍稍地下过,空气是润湿的、溪水缎子般的在碎石中流动、小草露珠轻盈、滴翠青绿,远眺山峰阴翳一片。这样温度适宜、空气清新的时节总令我们蠢蠢欲动。感谢县文联的同志、感谢王坛镇政府的同志,为我们营造了文艺采风活动,有机会重走陶晏岭古道,揽胜南溪江景、站在全县最高峰的雄鹅峰上指点江山,南岸村的会议室听着村支书发展生态村的娓娓叙述。

2010年5月8日,一个星期六天的上午,一辆中巴车把我们一行十余人载到了通联度假村不到的地方,左边有个小亭子,亭子边站了一位四十开外,文质彬彬的男子,经介绍,他是王坛镇的纪委书记,负责我们这次采风的组织者。于是车子向左行千米,一直开到没有山路的时候就到了金渔村。我们要采风的第一站陶晏岭到了。

一支古老的通道

陶晏岭起点为王坛镇新联村,终点至平水镇金渔村。因为前不久我组织单位几个志同好者刚翻越过陶晏岭,很轻松地找到岭脚的地方,现在我们从终点向起点进发,翻过陶晏岭到王坛镇上去。

陶晏岭古道是一条古代官道,距今有超过一千多年历史。据说南朝齐梁年间道教思想家、医学家陶弘景隐居于此,岭由此得名。从出发前县文联准备的资料得知,宋代未期爱国诗人林景熙《游陶晏岭》诗云:“笑拂青萝问隐君,千岩秋色此平分,当时宴坐无人识,惟有清风共白云。”陆游祖左丞相陆佃亦隐居于此,墓在陶晏岭支峰下。旧时,嵊县北乡、稽东、青坛、王坛的山货都要经陶赵岙、胡家岙翻陶晏岭,经金渔岙,过平水到平水埠头,再装船运载到绍兴,而所需生活日用品亦经此道挑运进山。最繁忙的要数茶运季节,当时平水是平水茶的集散中心,嵊县、新昌、稽东、王坛的茶叶必经陶晏岭而到平水,每日挑运茶叶的挑夫日夜络绎不绝。直至1980年后,随着山区公路的不断延伸,交通运输的发展,陶晏岭才失去了过去的繁忙。(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古道风景独特,古道北面主要以高大树木为主,古木参天,途中有“饭粒石”、“神仙脚印”“泉水林”等典故和农业学大寨时期留下来的梯田等多处原汁原味的风景。登上古道的山顶,点点村落尽收眼底。

拗野笋的情趣

穿过小村,古道的南面有成片的竹林,竹林以雷竹和淡竹为主。毛竹似乎不多,与相邻的日铸岭相比,那里的毛竹就明显比陶晏岭生长的得,但从我近年看爬过绍兴县内的山岭看,毛竹长得粗而密的首推诸葛山,一进入诸葛山,成千上万的翠竹挺立着,仿佛走进了安吉的竹海。爬了几十分钟,随着高度的上升,山农开垦种植的竹园明显减少,但路两边的野竹却增加了,可能昨晚下过后,雨后地上野笋如繁星般多。

我们一行中的女同志特爱生活,拗野笋成了这次采风的一个小小插曲。

野笋比一般菜市场里买的笋要细,也就拇指般粗。地里冒出来的笋,短的仅几厘米,长的也不过十几、二十厘米,笋尖多像笔峰,也有如象牙的,也有笋尖长着几根黑须的。长着黑须的当然苦笋了,而我们看到的野笋多数是长了几根黑须,一舐果然是苦笋。从山区出来的我,知道苦笋如吃苦瓜一样,第一口比较难进,但营养价值比一般的野笋要丰富。李兄一面告诫我们不要到陡的坡下去折笋,但他能很细心地把路两的野笋拗折,他专找那些二十厘米左右的野笋,他说,过长的就太老了,不好吃,十几厘米厘米的正好。

野笋味道有点苦,但是比起菜场里买的笋,不知道要鲜多少,这些野笋与绍兴霉干菜同煮那是一道很美味的“佳肴”。

考古迷有了新发现

一同采风的陈老师是一位考古迷,听说山顶一户人家还保留着几块清代道光、光绪年间遗留下来的石碑,立刻引起陈老师的关注,他嘱咐山民把二块断碣接起来,浇上水,洗去尘埃,看到了是一块道光年间的界碑《茶粮山碑记》,立碑时间是道光拾六年二月(1836),大意记载邻近的几位姓董的山民的地界划分。

这时,走来一位五十开外的村民,很在行地指点说,这块碑不是陶晏岭碑,陶晏岭碑在一户村民的屋后,作窨井盖用,陈老师听后,要求这位村民带他去看看,陈老师小心翼翼地行走阴沟、猪棚间,细心研读、精心考古,他的敬业精神我肃然起敬。

陈老师介绍,陶晏岭是一条古代官道,距今有超过一千多年历史,之于“官道”一说:一是因为它是官方组织建造的,二是历代史书均有记载,三是据说,当官的走了,就可以官运顺达,经商的走了,可以生意兴隆。

发现一棵苦丁茶

在岭顶休息后,我们继续向王坛镇政府方向进发。行不久,同行几位同行的兄长正在攀登绝壁,因为在绝壁上他们发现了一株树冠十余平方的苦丁茶。据当地村民告诉说,在绍兴县范围内有这样高大的野生苦丁茶还绝无仅有。苦丁茶有很多功效,但因为长在绝壁上,没有竹梯是登不上去采摘,所以,对苦丁茶只能望洋叹息。

苦丁茶树又叫大叶青,是一种常绿阔叶乔木树种,树干通直,可达20多米,树形美观,枝叶苍翠,四季常青,开黄花,苦丁茶产于我国南方的云南、四川、广东、广西等地,多分布在山的中下部和丘陵地带,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在绍兴有野生的苦丁茶不多见,以前听说绍兴境内的新昌县发现过大片的野生苦丁茶。

苦丁茶也被称为“人体垃圾清道夫”,它能有效清除人体残留的垃圾。常饮苦丁茶能去腻减肥,消热解毒、生津止渴,降压降、血脂及血液沾稠度等功效,对防治心脑血管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我们又说说笑笑地行走半个多小时,期间还与李兄论证在陶晏岭上投资建立家庭式的农庄,甚至讨论了具体的投资细节,但考虑到客源等诸方面的原因,只能留作退休后的课题了。欢愉的时间过得实在太快,马上到了新联村委,接我们的中巴已经停在那儿了。

留下一个小小的遗憾

我从网上获悉,陶晏岭附近的山上在一处道教上清派真人练功的地方——神仙洞。上次爬登因无向导,无处找寻。这次爬上岭顶,就向村民询问神仙洞的方向,一位村妇热心地告诉说,前几天她特地上山砍去柴榛,开辟小径直通神仙洞,但往返需要两个小时。考虑到时间问题只好作罢。又据说附近的村民发现了陆游爷爷陆佃的坟茔,但也没有时间实地查看,留下了一个小小的遗憾。

走过这个古道,感觉古道相对保存完好,但道旁的10多株百年枫树没有标志牌,当时在认定古树时是不是被遗漏了。道上有一个古廊亭多年未曾修复,有几处道坎已经或正在塌失,也需要进一步维修。

尽管经过两个小时的行走,汗透衣背,可是心情异常轻快,愉悦!参加采风者无不感叹:“这次活动太开心了!”“想不到在城郊还有这么一条观光带、旅游线。”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55246/

游走陶晏岭古道间的评论 (共 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