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不可说

2010-05-04 19:28 作者:蕭龑  | 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尘世种种,皆有其一个潜在的境界。

天地始于混沌,起于迷茫。人类便在这混沌与迷茫之中,应着自然的召唤,去感知它的内涵。于是,他们忍受着岁月千万年的重煅:生入俗世,死入尘埃,代代传承,生生不息,反反复复地演绎着世间的悲,欢,离,合。灵魂在这反复之中得到一次又一次的升华。

然而,面对生命的玄机重重,人之好奇层出。故芸芸众生以其疑惑之目示佛,以求答案,然佛仅淡然一笑,曰:“不可说。”

正因为事物有着其玄妙之处,所以深奥之物便有了其独到的韵味;它不断刺激着人类探求生命真谛的好奇心。生命的探求讲一“悟”字——僧人以之为媒介,来让心灵与日月相感,与乾坤相通,以求大彻大悟。即便未果,坐寂于八荒之间,飞升于六合之外,羽化而登仙,也如飞蛾扑火一般耀眼而绚烂。昆虫尚知凭自己追求光和热,倘人类只知慵懒地从别人那里寻来答案,却不愿耗费一缕心思去悟。那生命岂不如同鸡肋?生命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亦是一个悟的过程。既然是过程,结果似乎就不是那么的重要,即便未得结果,也只有憾,没有悔。所以,面对懒人所问,一句“不可说”方可置之死地而后生,让其自悟,才合人类传承之大道。

人类,妄图用一切手段将自然变得简单化,条理化,将自己永远都束缚在追寻功名利禄的道路上,却惊异地发现天地依旧混沌:天地万物本没有一个极为精准的概念。譬如对于错,二者本没有一条明确的界限,超出一切世俗的羁绊,错亦是对,对亦是错,错错对对,是是非非,皆出于心。是故: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禅,谛易通于心,却难言于表。人之思维本为独立,对事物的见解也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与其强行以语言纠葛,而使其混沌不清,倒不如一句“不可说”与之相通于心,交融于神。与其强行灌输自己的思想而招致不满,倒不如一句“不可说”让其独辟蹊径,或许到能另出一番境界。

世事多为不可说,需让人以心去悟。(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痴迷终生不解吾之所云,仍以问佛,然佛依旧一笑,曰:“不可说……”

两境

蕭龑

雷霆四起,乍惊,大河波澜万顷。铁索横江,浪涌,绝壁百丈玄冰。瀚海铁青,长空冷凝,几番忠魂影?江山易主,又叹几家浮萍。时值五龙吞日,偃旗断金戈,苦风腥。狼烟弥散。笼关山,谁堪逐鹿问鼎?阿房宫阙,三百里一炬,焚火京都。沉舟一战,何惧飞山压境?

月影孤伶,星陨落,只盼一醉酩酊。独登西楼,揽残阳,尘世谁解我心?华光缕缕,秋水盈盈,再江南景。点点愁绪,望断天涯红绫。 仙风即随鹤去,芳艳俱凋落,琴弦捻断,风月故好,空长叹,怎奈韶光无情?长歌有恨,流水太匆匆,烦郁皆抛。寻乐逍遥,闲韵共邀黄莺。

万法皆由心生,万情皆由心起。两心,便生两境……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52744/

不可说的评论 (共 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