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楼长老霍

2010-04-28 11:24 作者:rguoai  | 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楼长老霍

我住的那座楼在一方狭小的院落里,小院中最惹眼的是站在门口的一棵柳树,还有靠在它身边的一块黑板报。

那块3平米大小的黑板报,是楼长老霍三年如一日坚守的“阵地”!不知不觉间,已办到第15期了。板报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刊登过热点新闻,提过倡议,登过住户们说不完的琐碎事。但老霍说他最看重的还是宣传了节水方面的政策和知识。

天,催生着万物,轻盈地走来了。那棵干枯的柳树,在老霍细心浇灌下也慢慢地有了生机。春风轻柔地吹过,柳枝上的嫩芽便露出了尖尖角,而后就有了零星的叶片,再后偌大的树冠渐渐地密了,也绿了。

老霍笑了。他说院中有点绿才有生机和希望,这一切都离不开水呀,所以要像自己的眼睛一样把水保护好,把节水宣传好,这是他的责任,也是他最大的乐事!

老霍今年60多岁,身材瘦小,脸上布满了刀刻般的皱纹。五年前,儿子把他从家乡——甘肃省甘谷县接到我们的小院,住户们就时常能听到他的口头禅:水来之不易呀,它比油还金贵呢。后来,因为水费住户们闹起了矛盾,看到无人管理、水浪费严重的状况,老霍毛遂自荐当起了楼长。(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说起话来轻声细语,文绉绉的,是当过小学老师的老霍最大的特点,时间一长,爱开玩笑的老李就送给他一个绰号——“霍公公”。听这样的雅号老霍却“呵呵”地笑了,脸上的皱纹顺着眉毛弯向了两个太阳穴,又顺着腮帮弯向了嘴角。“名字嘛,只是一个代号,只要支持我的工作,叫啥都成!”他操着甘肃口音的普通话说。

当楼长要收水费,那可是件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第一次收水费,宽厚随和的老霍就与人红了脸。东单元一楼的老张,是个卖烤红薯的个体户。老霍一进门,就见瓶瓶罐罐摆了一地,自来水“哗哗”地流着,老张全家老少一遍一遍洗着红薯,而一盆盆的水,却被他们毫不怜惜地倒进了下水道。厨房里的水龙头呢,还一直“滴答、滴答”地打着“吊瓶”。老霍生气了,大声喊起来:“这是干什么?就这样糟蹋水?水比油还金贵呢!”,可老张的媳妇喊着:“少见多怪,不就一直这么做嘛!”。

这件事的确刺痛了老霍那根最敏感、最脆弱的神经!可他细细一想,要把水的问题解决好,得先让住户有节水的意识才行。于是,他决定先从宣传上下功夫,便动手赶做了黑板,又精心准备了一期期以节水方面政策和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板报。胖乎乎的小孙子围着他喊到:“爷爷,你也太out了,现在大家都上网,鼠标一点,想查啥就查啥,谁还看你这个呢?”。

来看黑板报的人却不少,慢慢地住户们的用水习惯也悄然发生着变化。院子大门后不知啥时多出了个大水缸,老张家每次洗红薯时,老霍、老张几个人把还干净的水用盆端来倒进缸内,等水澄清后再用来浇树。就这样,小院中才有了那一缕绿色,住户们在树下下棋、聊天,小院洋溢着惬意的笑声……

暖暖的阳光照进小院,柳树长长的枝条垂下来,在和煦的春风中轻轻摆动。谁家的一只小黑狗,乌溜溜的眼睛追着地上点点晃动的树影,边跳边“汪汪”地叫着……

坐在树下的老霍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是在想我国西南发生的特大旱灾吧,水乡的人怎么可能没了水吃?是想家乡光秃秃的山吧,还有那一件件被水煎熬的往事?也许他现在最想告诉住户的是:节水是天大的事,一点也松不得呀!

哦,这就是我们的楼长老霍!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52488/

楼长老霍的评论 (共 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