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苗
公路边有一大片荒地,那里在夏季曾是一片绿意深深的玉米,经历了硕果累累的秋,玉米在阳光下变得枯黄,随后就成了粮食进了粮仓。自从玉米收割以后,那一片地就空着,凌乱的堆放着玉米的茎杆和黄叶。不知何时,已经重新开垦,种上了小麦,几天的功夫,小麦苗已经冒出一大截,长得青翠可爱。不知这是在跟我作对,还是故意和此刻北方的干燥冷凉的天气作对,它有点出乎意料的出现在这片逐渐荒凉的土地上。寒霜常至,可以想象此刻麦苗得经历多么残酷的现实。这相比于我们常常在口中抱怨的现实之苦和未来之渺茫相比,简直不值一提。入秋的四野,树叶开始零落,杂草开始衰败,往常那些趾高气扬的植物,似乎也不得不臣服于命运的秋季,唯独这一抹绿意着实让人欣喜和敬佩。
这一大片麦田,好像大地上不曾衰败的希望,在这一刻依旧抵抗着现实世界的打压。也许,再过段日子,当冰雪来临,这一片希望就要被埋葬,就要被白茫茫的世界吞噬。寒冬未至,我已经想象得出,对于小麦来说,那是一场怎样的灭顶之灾。那些绿悠悠的叶子,那些活生生的脸庞,就要被摧残,被屠戮。这是一个残酷的事实,仿佛生命早已注定了的苦痛,不可逃避,更无力抵抗。但并没有因为如此,小麦就放弃了生长,放弃了追求寒冬来临之前的阳光。它如此从容不迫,既不担心此刻的清冷,也不畏惧必来的寒冬。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则其志远也。
放眼望去,那一片绿意已经成茵,似乎已经完全的覆盖住了黄土。走进一看,才发现麦苗并不稠密,只是很整齐的站成一排排的。它们宁静而又充满希望的等待着,荒凉并没能颓败这片土地。可以料想,这麦田里的小麦,临冬时又将会是如何的慷慨激昂,如何凛然般的面对着即将到来的冰雪,又是如何智慧般的韬光养晦,把希望放在了痛苦过后的春天里。
朋友说,这是冬小麦,生长周期要比春小麦要长,也更加的好吃些。等到春天来临,冰雪融化,病虫都死去的时候,它又会重新长出来,而且比播种时候长得更加的稠密,更加的好,更加的快。我不得不对这样的事实感到赞叹,我们脚下毫不起眼的小麦,竟然也有这一般的智慧,在不可一世的人类面前竟然毫不逊色。
完整的一年里,被分明的安插上了四季——春夏秋冬。经历了春的萌动,夏的蓬勃,秋的宁静,接下来的注定是一个看似无情的冬。生命每增长一岁,就得经历一个轮回,留下一轮的过去,也留下一轮的希望。一个完整的生命,注定要承受这与生俱来的痛苦,那么,生活中那些我们还在担忧的现状,还在忧心的未来,似乎已经不用再担心了。因为痛苦和艰难是注定了的,顺利和平安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而已。
作为人类,我们在趋利避害上已然游刃有余,可这恰恰削弱了我们面对困难的勇气,一味的逃避,一味的趋利。而事实上,历史的足迹告诉我们,是困难和阻碍成就了我们,是那些痛苦的现实激发了我们,我们才会像冬小麦一样,变得有骨气,变得有韧性。(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面对生活,我们的那些抱怨,那些苦痛,其实都是苍凉的。真正意义上的疲惫和痛苦应该是无言的,如果你还有时间来抱怨,那只能说明你的努力还不够,你还没有真正的进入状态,你只是恐惧了、担忧了,害怕明天不顺利,害怕未来还有更多的苦在等着你。说白了,那只是你的恐惧而已。我们向往那一片金黄的麦田,可谁曾留意过那一片白雪茫茫的时候,麦苗儿不曾服输的挣扎和永不停歇的希望。我们不断的编织着美丽的谎言,制造出那些知足常乐的哲学真理,不断的压抑,不断的逃避,最后只能过着纸醉金迷或是平淡如水的生活,这该是多么悲哀的一件事啊!
麦苗儿此刻还是静静的,它知道它在等待着什么,它也知道它究竟要面对什么,但它还是静静的站着,没有逃避,没有退缩,继续生长着,扎根着。它只要将根扎得越深,冰雪就奈何不了它;它只要将根扎得越深,苦痛也就奈何不了它。它更知道,这些苦痛的有时比阳光都还有意义。
看着此刻青青的麦苗,我似乎望见了另一副金黄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