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趣味百话》(连载)五十二、花卉自我变性之谜
《花卉趣味百话》(连载)
陈宣章陈珑玥编著
五十二、花卉自我变性之谜
动物中有性逆转现象,如:黄鳝一生,从胚胎期到初次性成熟时为雌(即体长<35厘米以下的黄鳝生殖腺全为卵巢);产卵后,卵巢逐渐变为精巢(体长36-48厘米时,雌雄个体几乎相等);>53厘米者则多为精巢。
红鲷鱼只能由雌性变成雄性,而雄性却不能变成雌性。红鲷鱼实行“一夫多妻制”:一条雄鱼与20多条雌鱼组成一个大家庭。如果雄鱼死了或失踪,便有一条最强壮的雌鱼会变成雄鱼。原来,雄红绸鱼身上长着鲜艳色彩,雌鱼对之十分敏感。一旦雄鱼的光色消失,最强壮的雌鱼神经系统首先受到影响,它的体内分泌出大量雄激素,卵巢消失,精巢长成,鳍也跟着变大,变成一条雄鱼。
这种现象在低等海洋动物中并不少见。如:石斑鱼,当这一海域雄性多、雌性少时,部分雄性鱼会变成雌性;反之亦然。美国佛罗里达州和巴西沿海的蓝条石斑鱼一天中可变性好几次。每当黄昏之际,雄性和雌性的蓝条石斑鱼便发生性变,甚至反复发生5次之多。牡蛎的性别逐年变化:去年雄性,今年就变雌性,来年又变雄性。各个牡蛎变化各不相同。(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有趣的是:花卉也有变性现象。绝大部分植物雌雄同体,既有雌花又有雄花,或者一朵花既有雌蕊又有雄蕊。部分植物雌雄异株,如:银杏,一株树只有雌花或雄花。但是,一株银杏的性别至死不变。春秋到西汉初写成的《尔雅》(约2200年前)中就记载着“桑瓣有葚,栀”,意思是说,桑树有半数能结桑椹,名为栀。1400多年前,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麻子》正确认识到雄麻散放花粉和雌麻结籽的关系,“既放勃,拔出雄,若未放勃去雄者,则不成子实”(放勃即指雄花放出花粉)。
上世记二十年代,植物学家发现印度天南星的性变现象,长期以来人们猜不透其中的奥秘。天南星植物总花梗比叶柄短,佛焰苞绿色和紫色,有时是白色条纹;肉穗花序,雌雄异株。单性雌花序具棒状附属器、下具多数中性花;无花被,子房卵圆形。雄花序附属器下部光滑和有少数中性花;无花被、雄蕊2-4枚。浆果红色、球形。
美国缅因州和佛罗里达州森林里的多年生常绿草本印度天南星,喜湿,生长在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树荫下或小溪旁,雌雄异株,且有雄株、雌株和无性别的中性株三种类型。有趣的是:这三种植株可年复一年的互相转换性别,直到死亡为止。长达15-20年的生长期中,它不断地改变自己性别:一会儿由雌到雄,一会儿由雄到雌。
长期研究和观察后发现其变性规律:1。通常环境条件下,它生长的第一年,一般全为雄株。2。当它长得肥大超过一定高度时变雌性。开花结果时消耗大量营养物质后,第二年又变为雄株。3。如环境变得恶劣,如:连续干旱、土壤肥力不足等,它长得瘦小时,又逆转变雄。4。当大树长期遮住光线或动物吃掉它的叶子时,变雄;当不良环境消失后,又变雌、开花结果。5。中等大小印度天南星通常仅一片叶子,开雄花;大一点的有两片叶子,开雌花;更小的时候,它无花,中性,以后既能变雄,也能变雌。6。植株高度10-70厘米间,都可发生变性。39。8厘米是雄株变雌的最佳高度。超过这个高度,多数植株变为雌株。
原来,植物像动物一样,雌性植物产生后代所需能量比雄性植物要多。印度天南星的种子比较大,消耗能量比一般植物更多,如果年年结果,能量和营养都会入不抵出,甚至会使植物越来越瘦小,因营养不良而死去。所以,只有长得壮实肥大的植物才变成雌性,开花结果后植物瘦弱了,变雄。这样可大大节省能量和营养。经过一年“修养”,待它恢复元气再变雌,又开花结果。性变生理是植物“节省”能量、生存应变的策略。
印度天南星是为数不多的变性植物之一。科学家据此提出雌雄植株的体型优势模型。该模型表明,雌株往往高于雄性和中性株。在一定高度范围内的植株,都可发生性别变化。当雌株没有足够养分开花结实时,转变为雄株可使其他雌株有较多机会获得花粉。中性植株的存在也是由体内营养物质和环境条件决定的。当植株不能变雌株,又不“甘心”变雄株时,只好暂为中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