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七七届同学
总是在想没有谁比我们这些属猪属狗的人更命苦更倒霉的了。
“出生就挨饿,上学就停课,毕业就下乡,工作就下岗”,经历了文革的变迁,改革开放的岁月,飞跃发展的今天……进入天命之年的我们,有太多太多的感慨与无奈,半个世纪的韶华,转瞬即逝,望着镜子里皱纹条条,银丝根根,真是“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七十年代末期,盘山县城内只有2所中学,即盘山一中和二中,我所在学校的是盘山一中,坐落在当时的永红商店东侧,算是盘锦地区的最高学府了。我的家住在“七一四战备车队”(因成立于1971年4月而得名)附近,每天一起上学的同学有子月、宏伟、洪武、四宝、建强,还有二肥(那时大家每人都有绰号),算是一个小帮派。当然,还有几名女同学。子月的年龄比我们大两岁,他在家排行老四,我们都叫他四哥,他是班长,也算是我们这个小帮派的头儿。1977年毕业,洪武、建强、二肥无条件地上山下乡去了,宏伟因父亲是局长没毕业就参加工作,四宝的户口是谷家农村的必须返乡务农,我和四哥因家庭“特困”留城。
在身边没有同学欢笑的那段日子里,我和四哥每天都在苦苦地等待着劳动局的安置工作通知。街道主任王阿姨看我们闲着没事,就在丈夫所在的运输公司给我们找了一份做装卸工的临时工干,每天工资1。86元。我们俩上班的第一天是跟车去北镇拉沙子,一天3趟,车是最好的“辽老大”挂斗车,这在当时算是好活,因为到了那里不用自己装车,还有好招待:花生米、干豆腐卷大葱、高粱米水饭管够吃。但,回来后就受不了,我们每人要用那像小簸箕似的大铁锹卸掉一大车厢沙子,由于年轻气力不佳,没有长劲儿,只干了一趟就不得不收车了,开车的师傅第二天说什么也不要我俩跟他的车。后来我们每天早早就来到单位,打水、擦车、摇车,千方百计地感动师傅,从冬到夏,还真硬挺过去半年多。当然,比我和四哥更苦的还是那些上山下乡的同学们,都是十七、八岁的孩子就离开家,生活条件又极其艰苦,不懂农活的他们必须面对播种、插秧、锄地、收割等一系列繁重的劳作,可以想象,在村边的小河旁、柳树下,流落了他们多少无助的泪水。
1978年底,我们终于盼来了安置工作通知,四哥分配到饼干厂冰棍车间,我分配到汽车修配厂锅炉房。我们是学徒工,工资是第一年19元,第二年21元,第三年24元,出徒后一级工为33元。好不容易熬到三级工45。2元,我们的工厂却先后倒闭了。后来,我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四哥调到客运公司青年厂,又下岗后与人合伙干拆迁生意。四哥是在饼干厂时结婚的,爱人和他同岁在同一车间工作,生了一个儿子,下岗后,四嫂在自家开幼儿园。四哥家的生活也算有滋有味,其乐融融。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让我们永远铭记的是,2000年5月,四哥意外遭遇车祸身亡,从此,四嫂的精神恍惚,本想皈依佛门,却被所谓的“热心人”以“行善”的名义骗走了十几万元的积蓄(在家人和同学们的帮助下追回部分)。那一年大年初四,哥几个去给四嫂拜年,看到的却是如此心酸又欲哭无泪的一幕:在不足30平米的房子内,所有的门窗玻璃、镜子、电视机、电脑全部被砸碎、砸坏,满目狼藉,四嫂头发膨松仿佛苍老了一个世纪,带着那种怪怪的笑招待我们,那是一个刚过40岁的女人面对如此残酷生活的一种最无助的抗争!最不幸的是他们的儿子也得了抑郁症提前休学,至今无法工作。
洪武是我们几个同学中年龄最小的,返城后分配到一家物质公司工作,还当了两年经理,那时哥几个时常要去宰他一顿。但是,随着计划经济的离去,企业还是没有逃过破产的厄运。下岗后他开过饭店、倒过钢材、养过猪,却屡屡失败,现在一家建筑工地打更。他和爱人被我们称为“金童玉女”,天生一对,他们有一个美丽可爱的女儿。不幸的是在女儿9岁那年他爱人因患癌症早逝。幸运的是后来洪武又组建了新的家庭,爱人是人民教师,又育一女,爱情、生活幸福。(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四宝是我们中最能吃苦的,农村孩子,总是向往城里的生活,有过不幸的婚姻,更多的还是创业的艰难。他家住在谷家村,上学那阵,每天骑自行车带饭盒,都是大饼子就咸菜条。毕业后,他养鱼养车包地倒腾买卖什么都干过,还和四哥一起干过拆迁,这小子不知什么时候还学会做木匠,我结婚时的床就是他和洪武主动请缨打的(桌子、衣柜由于技术含量较高没敢用他们)。十几年前,他在辽化一带支了个露天烧烤摊,居然干出了名,如今,媳妇儿子小舅子大舅子老丈人捆在一起,已经拥有一个几百平米的烧烤店,四宝每天开着小轿车忙忙碌碌地进那些羊肉牛肉海产品,大把大把地赚点“小钱”,算是给哥几个长了脸。当然,最让我们骄傲的还是目前活跃在经济舞台上并占有一席之地,为建设咱美丽家乡做贡献的几位七七届同学的代表。
我们那个年代,男女同学之间交往是比较拘谨的,在我的同班同学中,利民、晓华是唯一牵手成功的一对,却没能白头到老。去年,晓华因患肺癌病故。当我们洒泪为她送行,紧紧相拥的那一刻,同学40年来的情感喷涌而至,是那么纯洁而又成熟,当年那些青涩的少男少女,一步一步坚强地体验生活的苦辣酸甜,面对人生的悲欢离合。
……
有人说,我们七七届学生是一代“渣子”,无所事事,打架斗殴,可有谁能想到,在那个年代梦想还没有实现的机会,就被无情地扼杀!
我们是被牺牲、被蹂躏的一代。和祖辈、父辈相比,我们和他们一样经历过三年大饥荒的饥饿,多数人却没有享受过他们曾经有过的受教育、求职、迁徙的自由;和我们的后辈相比,我们中的许多人没有像他们那样能够享受物质生活的丰富,没有有过真正的爱情,还有人一辈子生活在“上山下乡”的阴影中。国家历史上所犯的错误,不公正地、过多的由这一代人来承担了。
50多个春夏秋冬,追逐过太阳,扛过月亮,趟过泥泞的河,爬过荆棘的坡。虚度与否,不问事业成就,不论财富多少,能够担得起责任,对自己负责,可称之为“有品”;有文化、有思想、做事有主见、做人讲道德、处世有爱心,可称为“上品”;有闲情、有逸致、懂幽默,既风流倜傥,又有怀旧情结,逍遥自在又能自律,可称之为“精品”。这些对我们七七届同学来说是无所谓的,拥有了那么多的经历,便更懂得如何去珍惜,如何去包容。我们有多少同学,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梦想、失去了爱、损害了健康,还有一些同学……如今,很多人已经下岗、退休,无所事事地在麻将和电视剧中打发余生,生命中从未有过闪光的日子,就已经满头华发,被社会遗忘。其实,我们七七届同学是最坚强的团结的友善的,那一年,振海同学准备买房子的钱不小心丢了,大家知道后纷纷解囊相助,用各自微薄的力量,为他们送去希望的未来。
在我的手机里存储着近300个七七届同学的通讯录,每每传来那悦耳的《同桌的你》铃声,就会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涌上心头,每每和同学们集会畅快淋漓举杯豪饮,那份激动兴奋总是久久不能离去。
感谢命运让我们的青春时代有过一场人生非常特殊,前无古人,大概也后无来者的经历。这是一生最珍贵的财富。
不再是咆哮如雷的大河,而如那暗夜里涓涓流淌的小溪。
不再是朝朝暮暮唧唧我我的少男少女,而如那平静水面上泛起的淡淡微波。
让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吧。
让我们彼此永远牵挂吧——
七七届的同学们,你们都好吗?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