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缸子
我在大众网上参加征文赛,获大奖,奖品是个茶缸子一个。到家妻子有点不屑一顾的大大生气,嘴里嘟囔着,好不容易得奖,还不够耗氧费呢!头一回听说有光发个茶缸子的,还是个淘汰的搪瓷品。咱家过去这样的茶缸子一大堆了,扔了都是没有人要的。政府网站都是这么小气的。别说了,就是茶缸子,怎么了!咳!如此的茶缸子,有深层含义的,别说,我真喜欢呢。填补桌上的阙如,正好留着放在桌子上也是个纪念的。懂吗?我嫌妻子絮聒。制止了女人的絮聒没完没了。
茶缸子,说实在的,搪瓷的,现在说来,家庭里几乎都是看不到了,成为历史的文物了,九零后的孩子几乎没有见到过搪瓷的茶缸子的。说起茶缸子来,特别是到了一定年龄的人,愈来愈怀旧的心里甚浓,我对搪瓷颇有情钟的。在新中国诞生后的那个年代,在六零,七零那个火红的年代,提倡艰苦奋斗,勤俭持家的岁月,在我的生活,以及稍微比我大些的人,在他们的工作的方方面面,都会用到搪瓷用品,这一种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日渐没落的工艺器皿,但在我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们工作抑或军队中却得到了大量的运用和发展。
如今,随着高科技的工艺的进步,大量的不锈钢制品和塑料制品的生产,应用到我的生活,并应用到我的工作当中,搪瓷用品已经慢慢的退出了我生活的需要,慢慢的退出我的工作需要,慢慢的退出了我的视线。
记得哥哥在兴修水库的时候,首先要带的东西有搪瓷茶缸子一个,肩上扛着铁锨,铁锨前头挎滴溜着一个黄色的上面写有“为人民服务,下边缀有毛泽东”红色字体的书包,书包里装有简单的一件单裤单褂。吃饭喝茶都是使用搪瓷的茶缸子的。如果谁能够带上军用绿色的水壶专用喝茶,那是在自豪不过的了。哥哥和大多数人一样的只带着搪瓷茶缸子,吃饭喝茶都是使用这只茶缸子的。茶缸子成为万能的宝贝。有贫穷的家户,出工扒河,一身单裤单褂,脚上穿着一双单布鞋(别忘了,农村一般的扒河修渠都是时光已进入寒冬腊月的冬凚),还带着碗,就像我们现在早上在外摊上喝粥用的碗没有什么两样的(我们这个北方地方的早点都是用烧制的白碗,不知道别的地方还用不)。全家就这么一个搪瓷茶缸子,还叫哥哥给带走了,我的心里有一种空落落的感觉。有时候像掉个魂似的不知道脑子里在干啥好。随着生活的微微有所好转,家里后来又陆续添加了一个搪瓷茶缸子,搪瓷茶缸子不怕火,不怕油,不怕盐,就是唯一的怕摔掉了,只要摔掉了,几乎就是一块瓷釉子掉了,裸露里面的薄薄的一层铁皮是黑褐色的,直叫人心疼。这样会减少茶缸子的使用寿命的。家里的茶缸子,一用,就是二十好几年,怎叫人能够轻易忘掉那段有故事、有神秘的艰苦岁月。
然而,随着时间的嬗变推移,茶缸子已经成为我记忆中的历史,在我的脑海里,总是闪烁着小时候手握搪瓷茶缸子高喊着毛主席万岁口号的激动场景。提起茶缸子的时代,于是,那个时代曾经让我激动,曾经让我流泪,曾经让我永不忘怀的光辉语录,在新时代的少年朋友的身边,再提起茶缸子,不知道是什么味道,反正让我找回到那种只属于我的那个年代的情怀。体会在那个又红又专的年代的搪瓷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