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有滋有味的日子

2012-10-04 16:37 作者:心境如水  | 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我不是美食家,绝对没有吃遍世界美食的想。只是一到星期天在家就喜欢下厨房“露”一手。一来放松放松心情让家人让自己高兴;二来可以远离那些尔虞我诈缓解工作压力。我做菜从来不看菜谱,都是多年来感受出来的“套路”,都是多年来习惯了的家常菜,什么西红柿炒鸡蛋尖椒土豆丝溜豆腐一直都比较“拿手”,什么炖鱼炖鸡自认为绝不亚于饭店的味儿,什么酱猪手酱鸡手酱牛肉等“高难度”也敢和“宋大房”相媲美。有时,还请来弟弟妹妹和同学朋友一起“品尝”。只是,每次做起菜来都别有一番思绪在心头,每次吃起那些本来很熟悉的菜的滋味都有所不同。也许,这就是生活,这就是日子。

小时候总是盼着快过年,因为能吃上妈妈做的蒜苗炒鸡蛋糖醋排骨,那时候天除了白菜萝卜土豆几乎没有什么新鲜青菜,蒜苗是用花盆栽的,是稀罕物。我的父母都是南方人,平时家里的菜都比较清淡,没有菜的时候,父亲用糖精水都可以泡饭吃,我们孩子们就喜欢酱油拌饭,还一定要缠着母亲多放些“大油”。后来我们家“下放”到农村,那里离苇塘近到处是小河小沟一年四季都可以有鱼吃,父亲自制了五花八门的打渔工具,一有时间就去捕鱼改善生活,说是“改善生活”其实是口粮不够为了填饱肚子。将“穿丁”之类的小鱼腌咸后晒干或做成鱼酱,就着大葱苦苣菜婆婆丁蚂蚁菜之类来碗高粱米水饭,是那时几乎每家每户的“最”。如果是大一点的鱼只能炖着吃,只是没有豆油做,那时家里的那点豆油是用生产队分的豆子换的,很精贵,平时做菜除了酱油和盐也没有什么酌料,基本上是“清炒”“清炖”,俗话说“鲶鱼尾巴鲤鱼头”,因为在那里才能见到“油”香。吃的鱼太多了,导至以后有很长时间我一闻到鱼腥味就捂鼻子,落下了“厌鱼”的毛病。当然,最喜欢的还是那道咱东北名菜“猪肉炖粉条”。

上世纪70年代,城里人买猪肉要凭票,豆油每月每人限量4两,人们的肚子里都没有什么油水。回城刚参加工作那几年,我们厂的“福利”比较好,过年的时候杀猪会餐,最令人期待的是每人一份的红烧肉,大家都小心翼翼地用饭盒打回去与家人一起解馋,吃上一口那肥肥的红颤颤的肉块满屋顿时香飘四溢,难怪毛主席他老人家都那么钟爱这口儿,于是就胡思乱想如果每个星期礼拜都能吃上一回红烧肉那就是神仙般的日子了。直到现在我还时常做上一些,只是怎么做也没有那时的味道,怎么也吃不出那种“心驰神往”的感觉。结婚后,经常去老丈人家“搓饭”,他们家的生活条件不是很好,岳母是个农村人属于基本不会做菜,这一点直接影响了我爱人的做菜水平。不过岳母平时很节省很精细,吃肉时总是把肉皮积攒起来留到过年的时候做皮冻,但是总是攒不太多,就琢磨发明了将粉条、冻豆腐、芥菜疙瘩剁碎与肉皮混在一起熬成的“皮冻”,做好后倒入小盆里放上一凝成冻,然后切成像豆腐似的方快很自豪地分给我们每家,因为比较咸,一般都能保留两三个星期,那是她做的最好的“菜”。岳母去世后,那道特别的“皮冻”基本就失传了。

我离开父母独立生活比较早,自然要自食其力练就做一些家常菜。这么多年我们家经常光顾一些客人,都是朋友和同学,饭菜比较单一,基本都是炖条大鱼或笨鸡,有时买点螃蟹再搞几个小菜喝点小酒聊聊天,简单而实惠。不过,每年过年期间我们几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同学,都要在我家聚一聚,这一“传统”已经保持了30年,每年的这一桌饭菜我们是要精心准备的,也是充分显露厨艺的时候,鸡鸭鱼肉虾都要有,往往头一天晚上就开始做前期准备,比如熬皮冻酱猪手酱鸡手,第二天还要忙忙碌碌大半天,不过,想想那些乱糟糟的鱼肉蔬菜,在自己指挥的刀勺锅铲下渐渐变成盘中美味的过程,绝对是超级享受“忙,并快乐着”。其实,做一大桌子的菜只是表明一下过年的气氛,每次都要剩下许多,我还“口口声声”地和爱人讲这就叫“连年有余”。难得的是大家无拘无束地在一起开怀畅饮,情真意切,一年一年翻来覆去津津有味地讲起“当年”那些平淡却又记忆犹新的故事,还真有些“最是一年好处,落花时节又逢君”、“举世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味道。

平凡的日子就是最真实的体现“平凡”。如今咱们老百姓的生活可以说是“与时俱进”,想吃什么就有什么,想什么时候吃都行。人们的口味也越来越高,那些大鱼大肉根本不新鲜了,吃腻了大馆子的海参鲍鱼又开始追崇农家院的山珍野味。很多年轻人都不在家开火,不是去父母家老丈人家就是去吃饭店,什么大勺蒸锅电饭锅,都是漂亮厨房里的装点摆设。于是,各种“特色”的饭店琳琅满目抢人眼球,生意越来越“火”;于是,令人担忧的“地沟油”也肆无忌惮地“流”进人们的肚子里;于是,“健康”和“快乐”这一对好朋友也极不情意地碰撞起来。但是,不管怎样变化,我还是喜欢在家里请客的那种感觉。

民以食为天。能够做上几道感动自己并给他人带来快乐的美味,在自己的家里一次又一次地设计出那种回归自然的浪漫,真的是一种心境如水的美好。不是吗?生活就是一桌菜,酸甜苦辣的日子才实实在在有滋有味。(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有了“酸”的哀愁,才能对人生最透彻的理解;

有了“甜”的美好,才能对人生最真挚的热爱;

有了“苦”的折磨,才能对人生最幸福的向往;

有了“辣”的刺激,才能对人生最激烈的挑战。

美食万岁。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496423/

有滋有味的日子的评论 (共 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