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治国平天下之论

2012-10-02 11:28 作者:王良勇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古之成大事者,必先立志。志向好比一个人行进的方向,周恩来很小就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古今中外的能人异士,没有谁能脱离开他们的志向而迷茫前行。特别是一个民族到了危机关头,他们不在乎个人的安危和幸福,而是将他们的命运与国家兴亡紧密相连,他们想救民于水火,兴国图强。

一个人有了志向,还必须耐得住寂寞,孟子曰:“成大事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因此我们即使身处江湖之远,不在其位,也应该随时准备好在其位的样子,而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句话我认为应该理解为权责分明,即是一个人做他该做的事,不越权。

重视修身树德。人的进步促使他变得高尚。圣人不是天生的圣人,治国平天下之人也不是天生治国平天下之人,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修身树德,那些伟大的先贤们,他们对自身的要求都非常严格,他们就是因为有常人没有的毅力,他们将自己的缺点关在心灵的笼子里,他们用他们纯洁的动机和信念去感化世人,他们用他们的德行去征服天下。

努力寻找自己的榜样。诸葛亮常常自比管仲,乐毅,他其实是希望做管仲,乐毅那样的人,他在他们身上寻找优点和做人的道理,他佩服他们,他甘愿用自己的一生踏着伟人的脚步继续前进,牛顿也常说自己取得的成功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由此可见当我们的行为和思想还比不上古代的圣人们时,我们更应该学习他们,我们更应该在他们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我们更应该让自己的思想有所超越。

我们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忘却自己的重担和责任。要想有所作为,我们必须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让自己的一生无悔,让我们的人生有价值和意义,我们要对自己的子孙负责,曾国藩教育子孙很负责,所以曾家人才辈出,如果我们对中国人负责,那么中国人将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们呕心沥血,我们肩负重担和责任,将会凝聚成中国文化厚重的一页,造福千秋万世。

我们不应放弃自己的危机意识和民族精神。古人常说:“天下兴亡,皮肤有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句子我们应该细心体会,我们想想自己是否提高了自己的危机意识和国情操?我们每天想过几次这些事?我们现在的所作所为对得起天下吗?人生短暂,我们应该在自己离开这个世界时画上一个美丽的圆圈,让我们的子孙喜欢这个人间天堂(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做人做事要坚守自己的立场。古人常说:“治大国者,若烹小鲜。”,钱学森不为美国优越的条件所动,毅然要求回国报效祖国,他就是很有立场的一个人,他也实现了自己的理想,立场也体现了一个人的人格和诚信。一个国家的安定,还需要靠法律,因此我们就需要保证法律的权威和稳固,在不足的基础上完善,不能轻易改变法律,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今天的一些人一味的否定古人的思想和治国理念,都是不可取的。

我们需要做一个真正的君子。我们不依靠虚假来谋取自己不应得的东西,治国其实就是治人,我们要给世界的人们一条生存之路,我们要让我们的人民生活得更快乐,更幸福,我们就需要做一个真君子,让他们感受到我们是适合那些位置的,我们要用自身的君子风度去凝聚整个人民的向心力,顺从民意,从而达到天下大治。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495519/

治国平天下之论的评论 (共 8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