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日本军国主义阴魂不散”
闲话“日本军国主义阴魂不散”
陈宣章
日本政府搞钓鱼岛“国有化”闹剧后,“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防止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等等语句频频出现。其实,二战后日本军国主义并没有成为“死灰”;日本军国主义在二战后“冷战”的新形势下一直受到美国的保护、扶植与支持。
世界大战是由帝国主义列强为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导致的全球性战争。它是进入帝国主义时代以来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交战双方为了达成各自的战争目的,倾注国力,以武装斗争为主,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外交等战线上展开了激烈的大搏斗,战争规模、消耗与危害,都是史无前例的,给世界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
早在1887年,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时就预测到,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其争霸世界的斗争中,必然会导致“空前规模和空前激烈的世界战争”,首次提出了世界性战争的概念,以引起世界人民的警惕和防备。从1898-1914年中,先后在欧、美、亚三洲形成帝国主义国家。以世界霸权和掠夺为政治内容和目的的帝国主义政策的继续和斗争,终于在1914年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39年德、日、意法西斯集团又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世界大战的政治目的是争夺世界霸权。这是由帝国主义的本质决定的。帝国主义的政治内容和目的,就是世界霸权。帝国主义发动争夺世界霸权的世界大战,战争规模和战略目标庞大,这决定着必须拥有强大的战争力量。因此,发动世界大战的列强必然煽动狭隘民族主义、采用军国主义,并由列强组成一个强大的国家联盟。处于防御的一方,也必须组成另一个强大的国家联盟,才能对付强敌。(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面临危机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德国、奥匈帝国为主的同盟国,先后纠集意大利(大战爆发后退出同盟国)、土耳其、保加利亚等国共同作战;以英、法、俄三国为核心组成了协约国。两个帝国主义国家联盟,展开了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的大搏斗。这场大战,以同盟国各国先后投降而告终。这场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战争期间,被击毙和因伤致死的总计达850多万人,负伤的有2000多万人。交战双方直接战费约为1863亿余美元。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被称为“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延续时间最长、波及范围最广、打击最为沉重的一次经济危机”。而这次经济危机在国际政治上产生的影响则大大超出了经济影响。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在这次经济危机中不约而同地实现了法西斯专政,为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埋下了严重隐患。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德意日三国缺乏海外殖民地,失去了一个可以用来转嫁国内经济危机的途径。面对大批的失业国民,战争无疑是最好的转移国内矛盾的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德、日、意轴心国组成的法西斯集团,先后胁迫匈牙利、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克罗地亚等加入其集团作战。1941年12月23日,中、美、英在重庆召开了东亚军事联合会议,通过了《远东联合行动初步计划》、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中、美、英三国在重庆正式成立军事会议,以加强对日作战协调。1942年1月1日,由中、美、英、苏四国领衔,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到1945年5月,先后又有21个国家参加了该统一战线。这对世界人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彻底胜利起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进行的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造成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这场血腥的战争中,无辜平民的伤亡是历史上最惨重的,其中包括了纳粹德国针对犹太人和其他东欧人种的大屠杀、日本对无数中国与朝鲜平民的屠杀,以及战争末期盟军针对德国与日本境内民用目标的轰炸。第二次世界大战总共导致9千万人死亡,军队伤亡总数约5000万以上(苏联伤亡就达千万以上),无辜平民伤亡人数则高达9000万。
二战后,纳粹战犯无一漏网,与战后德国政府以及国民的彻底反法西斯化有巨大关联。但是,日本的情况恰恰相反:
1。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战败投降后,美国出于本国的立场,片面地确立日本甲级战犯名单(只以太平洋战争为标准),许多重要战犯没有被制裁,例如:大名鼎鼎的、策划“九•一八事变”并建立满洲国,拉开“十五年战争”序幕而后来又自告奋勇当战犯的石原莞尔,美国人却不理;还有一个最大的战犯,日本的法西斯教父大川周明,居然能在法庭上装疯而逃脱审判;而在盟军占领当局授意和操纵下逃脱的更多。
1948年11月12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以6票比5票的微弱优势判处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松井石根、东条英机、广田弘毅、木村兵太郎、武藤章7名被告绞刑,另有16人被判处无期徒刑,1名被判处20年徒刑,当时的日本首相重光葵仅被判处7年徒刑。操纵伪满洲国的五人帮之一,人称“满洲之妖”、“昭和之妖”,后成为东条英机得力干将(曾在东条英机的对美宣战诏书上副署),全面负责战时统治经济,指挥军需生产和战争物资调配的甲级战犯岸信介,竟然在东条英机等7名甲级战犯被处死的翌日获释。
日本天皇被美国保护,免于审判;而且,由于二战后“冷战”的需要,美国保护和释放了全部没有被处死的日本甲级战犯。
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日本甲级战犯的进行中,南京、上海、马尼拉、新加坡等地设立军事法庭,审判日本乙级、丙级战犯,受审战犯共5416人,其中937名战犯被处以死刑。可是,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却受到蒋介石的保护,只审不判。1945年8月12日,冈村宁次收到东京大本营密电,此文的核心内容透露了准备接受投降的实情,冈村宁次看了这封电报感到“真是晴天霹雳”,立即向陆军大臣和参谋总长发电报,要求拒绝《波茨坦公告》,继续作战,冈村宁次对于发动和进行侵略战争的热情可谓“矢志不移”。就是这样一个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大罪的第一号战犯,却深受蒋介石爱戴,被聘请为高级军事顾问,专门对付八路军、新四军。国民党战败前夕,汤恩伯安排冈村宁次乘“维克斯”号轮船驶离上海黄浦港,回到日本。驻日美军特地在他驻地为他升起日本国旗,表示既往不咎。1950年,蒋介石企图“重振旗鼓”,在台湾成立了“革命实践研究院”,该院聘请冈村宁次为其高级教官。同时,日本国内一些战前官兵组织了“战友联”,冈村宁次被选为副会长,后来还担任过会长、名誉会长。
细菌部队731部队的创始人石井四郎对中国人使用各种的残忍手段进行活人试验,可他向美国提供有关人体试验的诸多数据资料,反而得到美国的保护。
2。1948年起,日本甲级战犯被提前释放,而且被推上政坛。例如:甲级战犯重光葵1950年被提前释放,之后在政府担任职务。又如:岸信介于1953年选入众议院,参加组织日本民主党。1954年又与鸠山一郎等组成日本民主党,任干事长。1955年民主党并入自由民主党;他曾在1957年、1958年两度组阁,担任过三年多的内阁总理大臣;通过《日美安保条约》,加速日本的扩军步伐,以既成事实来修改宪法;他还是战后首开敌视新中国先河的人物。这个战争期间与战后从未离开日本政治权力中枢的政坛人物竟然于1979年8月获联合国和平奖。
岸信介的亲弟佐藤荣作亦曾为首相;其外孙安倍晋三是日本第90代首相。那里先后出过八名总理大臣。1987年8月7日岸信介去世时,《朝日新闻》社论就写道:“由于被指名为甲级战犯的岸信介复出为首相,不少人认为这就是为什么日本人无法明确追究战争责任的原因。”
战后,日本在“冷战”的国际环境下始终未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所犯下的侵略罪行做像样的检讨,一方面因为日本军国主义本来就没有得到彻底铲除,另一方面是因为战后美国出于“冷战”需要,对日本军国主义一直采取保护、扶植与支持的态度。所以,日本政界许多人对二战中侵略罪行一直持否定态度,甚至日本政界要员频频参拜臭名昭著的“靖国神社”。
3。由于美国对日本实行单独占领,并针对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采取了扶植日本右翼势力,对华进行遏制的政策,试图把日本变成反共的“防波堤”、“桥头堡”。在这种政治形势下,日本旧的国家机器没有完全打碎,军国主义思想没有受到触动。日本东映电影公司经多年策划,耗资15亿日元,于1998年4月初拍摄出一部美化日本甲极战犯东条英机、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翻案的影片《自尊——命运的瞬间》。不久,便在日本全国正式上映。从日本战败投降至今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日本始终有人歪曲历史,坚持军国主义立场,一直念念不忘“主宰亚洲”的美梦。
日本是个岛国,国土面积仅平方公里,比中国黑龙江省面积小,而且地域狭长,资源匮乏,自然灾害频发。这就是日本军国主义觊觎他国领土与资源的原动力。二战后,日本右翼分子日益猖獗,大有绑架民意,控制政府决策之趋势,这不禁让人想起二战时期的日本,如任其发展,后果不堪设想。
4。世界大战是由帝国主义列强为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导致的全球性战争。但是,被侵略国家(尤其是殖民地)的人民首当其冲,遭到残害,他们反法西斯的目的是民族解放、民族独立。反法西斯的帝国主义列强虽然也反法西斯,其目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殖民地利益。二战后,美国在日本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在很大程度上是扶植日本军国主义,将日本拉上其争霸的战车,日本国内的军国主义势力和军国主义思潮得以继续生存、发展和壮大。
1967年规定日本“武器出口三原则”:不得向社会主义国家、联合国决议禁止的国家和冲突当事国出口武器。1976年,该原则适用范围扩大,事实上全面禁止日本武器出口与研发合作。但是,日本有关方面多次试图突破这种限制,而日本政府均不敢给予支持。2011年12月27日,日本政府同意大幅放宽基于“武器出口三原则”形成的禁运政策。野田佳彦政府给予该项限制政策松绑后,允许日本参与武器的国际联合研发生产以及以人道主义为目的提供武器装备。可是人们发现,日本探讨向菲律宾、印度等国出口武器的可能性,并不是放宽政策所允许的。这就不能不让人们有理由认为,一旦日本实现了向其他国家出口武器,日本国内约束军国主义发展的法规、政策等或将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被冲破。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
由于日本国内军国主义思潮和军国主义势力没有遭到彻底清除,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美国的扶植,日本至今没有对二战的侵略行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这种国内政治氛围中,日本正一步步地改变其自卫队的性质。2003年底,日本通过《支持伊拉克重建基本计划》,使自卫队实现了二战后首次走出国门。接着,日本通过《防卫计划大纲》、《应对海盗法》等一步步给自卫队松绑。日本自卫队在国际军事舞台上日趋活跃,影响越来越大。2007年1月,日本防卫厅升格为防卫省,自卫队向军队转变迈出重要一步。2011年11月,日本右翼媒体《产经新闻》抛出社论,呼吁修改宪法,将自卫队变成“国家军队”。2012年8月15日,日本东京靖国神社前表演二战时期日本军队的活动更是有恃无恐。日本正在追求对外战争权。如果这次日本“购岛”事件得不到有效遏制,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就会更加猖獗。日本挑战东亚国际秩序的日子可能也就不会太远了,东亚的和平与稳定将无从谈起。
5。日本军国主义从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形成并发展,其思想渊源为古代、中世纪的日本武士道精神。在军国主义意识支配下的武士道,对内是毒化和控制日本国民思想的工具;对外则疯狂扩张,踏上侵略亚洲各国的道路,同时也将日本民族引向灾难,成为侵略战争的罪恶之源。
武士道精神在狭隘民族主义土壤上,有其社会基础。在日本,二战后去法西斯化没有真正进行,所以给军国主义势力有机可乘。种种迹象表明,日本国内军国主义势力正在崛起。这不但是日本国内的事情,而且是挑战东亚国际秩序的国际大事。一旦日本重新走上对外疯狂扩张的道路,也必然把日本民族引向新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