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护士合法权益迫在眉睫
维护护士合法权益迫在眉睫
怀孕5个月的党娟被病人家属殴打事件,令人气愤!维护护士合法权益迫在眉睫,应引起全体护士共鸣,应引起广大民众的愤慨,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妥善处理!
一、如何看待被打事件
护士被打事件不是一例两例了,可以说是常见了。为什么这样的恶性事件不能遏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公民素质差,动不动就是骂人打人,甚至杀人!公民素质差体现在自私自利的思想严重,只关心自己的利益,不管他人的死活。患儿家属对小儿娇生惯养,把他们当小皇帝或公主看待,不管孩子受什么委屈,一味怪对方不是,缺少最起码的互相理解和尊重,这样的人不管到哪里都会滋生矛盾,害人害己!二是医患关系恶化,病人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降低。由于以药养医的局面没有得到彻底改变,病人入院医治各种费用高,认为医院是不好讲价钱的,是要钱不要脸的。所有的费用都是医生开出来的,病人当着医生的面不敢发牢骚,就把怨气发到打针的护士身上。三是护士待遇低,病人及家属不尊重护士。护士是女人,是温柔的小兔,只要有萝卜白菜吃,不饿肚子,就会活蹦乱跳,就会扎扎实实做护理工作。欺软怕恶的社会习性在哪里都一样,因此,护士挨打受害的机会很难躲过。四是护士本身素质欠缺,服务态度需要改善,操作水平需要提高。素质欠缺与护士编制不够,经常轮换科室,新护士缺乏工作经验有关。五是政府及单位领导不重视护士及护理工作。按《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怀孕5个月的护士,应该给予适当照顾,不用去做蹲着身子或弯腰劳动的工作了。由于护士缺编,护理工作繁重,不管是怀孕护士,还是有病的护士,都在临床与其他护士一样运转!
幸亏党娟母子平安,否则,事件更严重,更难处理!
二、实例分析——是什么激化了护患矛盾(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身在临床工作的护士,都会看到和听到这些类似的事件。我院曾经有一名急诊科护士被病人家属打骂,受伤住院。原因是病人拿着在药店买的药要护士帮忙输液,护士不答应,并与病人家属争执。家属说护士就是打针的,我给注射费就行了。护士说,不是我院医生开的药,我就是不跟你打。万一打出问题来了,我负责不起。结果,病人家属把护士的头、手、脚弄伤了,还打电话到院长那里,说我们护士态度不好。事后,护士喊来自己的老公和弟弟讲理,病人家属还是认为护士不对,说护士没有讲清楚理由,硬是不肯跟他打针。处理结果是护士住院一周,当工伤报销医药费,并且把护士调换了岗位。
我记得刚参加工作几年时,有一次在门诊注射室上班,病人排着好长的队伍,一个个把药给我,我按先后秩序给病人打肌注、输液。忽然,一个男的不问青红皂白,给我拍了一巴掌。我问他,为什么打我?他说,你磨磨蹭蹭的,挨到什么时候给我打针?我想哭,可是当着十几个病人的面,我能哭吗?注射室只有我一个人上班,再不加油做,可能还会挨骂、挨打。我只好说,等打完这个病人的针,我就给你打。旁边的病人看到此情此景,非常理解,都说你先给他打吧。结果,他不好意思了,说对不起,我刚才……仅此一次挨打,让我懂得,人心都是相通的,你谦让了,对方不会再攻击。当然,对蛮不讲理的人而言,只有拿出法律武器,针锋相对,严厉惩处不正之风!
那么,是什么激化了护患矛盾?是钱,是体制!病人得病本来就是不幸了,辛辛苦苦赚来的钱,一住院就没有了。虽然有农保医保,但是昂贵的医药费总是病人的心患!护士没有给病人开药,但是要输医嘱、要拿药配药,给病人打针发药,每天的一日清单总有病人及家属不相信。“我才打几瓶药,就用了五六百元,不对,你们得跟我讲清楚。”告诉病人及家属超支了,他们不相信超支,骂护士只会喊他们交钱……每天面对愁眉苦脸的病人为钱发呆,我在想:不管是谁得病,不要花钱该多好啊!可以省去不少矛盾,医患关系和谐,医学技术发展。现在大大小小的医院制定目标,都是一年内收入多少万元——门诊医生看多少病人,开出多少处方及检查药费;住院科室每月的收入又是多少万……细算在每个医生护士身上,得多少奖金。医院经济效益——职工工资奖金连在一起,围着钱转的日子会好过吗?改革应以满足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目的,不能富了少数人,穷了一大片!
三、如何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
一个人变聪明了,拿什么来检验?不再重复犯错误,不再停留在原地踏步!因此,由许多人组成的集体或单位,要想避免不应该发生的事件发生,必须痛定思痛,集思广益,调动大家一起讨论,把好的建议应用到实践中去,而不是说归说,做归做。即发生事件的单位,上至主管部门领导,下至普通护士,要结合自己及实际情况找原因,想办法,提高沟通技巧和技术水平。给患儿打针,事先要和患儿的家属交流。一方面可以消除双方之间的陌生感或误会,另一方面可以了解对方的心态及性格,给自己树立信心。没把握的情况下,尽量让同事来做。一旦发现情况不妙,要主动道歉,以求病人及家属理解合作。对容易出现类似情况的科室,要安排保卫在旁,给护士心理安慰,给病人家属威慑,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使事件的影响减轻或消除。
四、应采取哪些措施保护护士
加强学习,提高法律意识,学会保护自己。面对刁难病人及家属,主动请人帮助穿刺小儿静脉。护士长应关心体贴怀孕护士,发现可疑情况,要主动出面调解或制止。重视护士及护理工作,满足编制需要,提高护士待遇。对护士的“四期”(月经期、怀孕期、产假期、更年期)给予适当照顾。加强社会学、心理学、关系学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加强护理理论及技能的培训,使护士懂得爱护自己、关心他人、热爱工作、处理困境,适应各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