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说说诗的意境

2012-08-31 22:37 作者:网事如风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如果说,诗在语言上的构建及其表现手法是诗之形,那么诗要表达的意象及诗人在诗中所要抒发的特定情感,则可谓是诗之“神”。这个诗之神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意境。

人们在诗歌鉴赏的过程中,当读到一首好的诗作时,往往会以“诗中有画”的句子赞之。此时所言的“诗中之画”,其实就是讲诗的神,即意境的问题。

好的诗作,不仅能给人以形式上的美感,更重要的是还能给人以一种内在的意境美,让人读后能腾飞想象,领略诗的那种不同于其他文学体裁的特殊的意韵。

唐朝诗人杜牧的那首《清明》诗,可谓是家喻户晓:

清明时节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虽只有四句,也没有使用什么华丽的词藻,可意境却极其深邃。我想,该诗之所以让多数读诗的人耳熟能详,这与其特有的意境是分不开的。

读这首诗,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这样的意境:

清明,正是人们踏青、郊游、赏扫墓的时节。然而,几天的绵绵细雨,添人愁怀。此时,离乡背井,远行在外,羁旅途中,一时回不去的行人,思乡之情顿生。在愁思缕缕萦怀之际,想寻找酒家排遣苦闷。顺着牧童遥指的方向看去,远处树林深处似有“杏花村酒家”的酒旗,在随风摇曳,禁不住神往。于是,想着到那里可以歇息,欣赏美景,畅怀豪饮,不必自苦,心情也好象轻松一些了。

这样的意境,的确是一幅极好的诗中之画。可以说,这首诗的成功,主要在于意境的成功!

晚唐人温庭筠,一生写过很多意境优美的诗和词。其中有一首名为《商山早行》的诗,全诗如下:

晨起动征铎,

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

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

凫雁满回塘。

在该诗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可谓是脍炙人口的佳句。虽然只是一联诗,但却独具神韵,意境深远。认真品读这两句诗,我们眼前似乎看到了这么一幅画面:

天未明,月亮还挂在天边,鸡声就把茅店里的旅客唤起。这些旅客大多是远离家乡在外营生奔波的贫苦人,当富裕阔绰的人们还在暖被窝里酣睡的时候,他们却早已纷纷上路,匆匆忙忙地踩过满是晨霜的板桥,为生计而奔走,这是何等的辛苦!

这样的意境,比散文中用数百字或更多的字来详尽描写的场景,还要感人。

应该说,一首好诗,其意境是作者感情流动的领土,也是读者的想象得以腾飞的依托。诗的美,应在于形和神,即思想性和艺术性、内容和形式、意和境的有机统一。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481677/

说说诗的意境的评论 (共 7 条)

  • 梦天之蓝
  • 南宫傲雪
  • 孟杨
  • 风语
    风语 推荐阅读并说 握握!
  • 大海之子
    大海之子 审核通过并说 有启迪。
  • 神雨

    神雨学习!欣赏!感悟!

    赞(0)回复
  • 月光下的枣树

    月光下的枣树意境是散文、诗歌须臾不能离开的。所说的诗味也是意境。什么是意境?意境是情景意的交融。散文强调:先有意境后有文采。这是维系散文的魂!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