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牛蹄岭缅怀

2012-08-03 23:03 作者:清风细雨  | 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牛蹄岭位于安康东南县河镇,因其貌似牛蹄而得名。

古时候,牛蹄岭曾是“通衢华东西南”必经之处,陕西安康至四川大宁的一条贩运食盐“盐官道”。它南依层峦叠嶂的大巴山,北临滔滔汉江,东靠黄洋河,主峰石头寨标高661.4米,地势突出险要,立于山顶可俯视20公里内地区。它由大、小牛蹄岭两座毗邻的山组成,周围环绕着众多小山垭、岭,巍峨起伏,构成山脚下安康城天然屏障。

牛蹄岭是陕南的雄关要塞,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据史书凿证:明末张献忠义军受挫于此。太平军扶王陈德才击溃清陕安镇兵营,占领兴安。民国初期,陈树藩、张飞生激战北洋军吴新田,双方主将督战,激战牛蹄岭三天三。纵史叹曰:牛蹄一岭,可谓战云滚滚,山峰功用,旨连兴安命脉。

其实,牛蹄岭现在的名气,完全是因为那场在解放全中国历史都是彪炳史册、千古垂青最为惨烈,最为悲壮的战斗了!

1949年7月,解放战争进入关键时刻,安康成为解放陕南和进入大西南的关键。我军攻破胡宗南第3道防线后,胡部急调三个半军,置重兵于安康城南牛蹄岭,企图凭借天然屏障,负隅顽抗。

7月23日,我英勇的19军55师向牛蹄岭发起进攻,经过三天三夜激战,19次反复争夺拉锯战,共歼敌69军、27军、新3军各一部共2550余人,终于取得了牛蹄岭战斗胜利,有力配合了我军主力在大西北战场上的作战和向大西南侧后运动,实现了中央军委以18兵团和19军牵制、滞留胡宗南集团于秦岭地区的战略意图,拉开了解放安康、汉中的序幕。我军将士1259名英烈长眠于此。(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牛蹄岭战斗之所以打得那样激烈悲壮,其意义不光是为了解放安康,更重要的是一次解放大西南的战略佯攻,给胡宗南造成我军拼死都要从汉中取道川北,解放四川的假象。当胡宗南明白时,可难于上青天的蜀道,让他向成都撤兵都来不及了。蒋介石在成都见大势已去,只好从凤凰山机场匆匆飞往云南,不久便去了台湾。

2008年,为纪念革命先烈,弘扬国主义精神,安康市政府在主峰上修建了牛蹄岭战斗纪念碑,高19米,寓意着解放安康的第19军,底座宽长5米5,代表19军的55师。近期,安康市政府第五次常务会议上决定,将投资3500万元,建设牛蹄岭战斗遗址纪念公园。把革命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国家AAA级香溪洞风景区和安康红色旅游基地融为一体,打造一个红色旅游品牌。

如今63年过去了,轻轻地翻过历史那悲壮的一页。站在牛蹄岭战斗纪念碑下,环顾四周今天的牛蹄岭。当年战火纷飞的硝烟早已散去,只是纪念碑后不远处石头寨的残垣断壁上还残留着昔日战斗的痕迹。

望着山坡上一丛丛青翠的苍松和一株株刚植不久的翠柏,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一株株各色野花,再看看那些被被村民们修剪齐整的一垄垄碧绿的茶树,仿佛这都是那些长眠于此为新中国奋斗而牺牲革命烈士们的化身,他们一个个年轻鲜活的躯体虽然没有了,但他们的精神是永远不会磨灭的,他们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精心地去四野里采来一束不知名的野花,虽不甚漂亮也不怎么香,恭敬地端放在纪念碑前,是我们发自内心深处的崇敬!

兴贤塔下,山麓上,从玉带般汉白公路上分支出的一条宽敞的水泥路,早已将牛蹄岭周围的乡村与香溪洞风景区相互贯通。山上山下、青松翠柏掩映丛中,一栋栋漂亮的小楼房点缀其间,似乎都在高兴地向烈士们讲述着往事的沧桑和牛蹄岭今日的巨变。

在这里,我想说:为解放安康而牺牲的革命先烈们,我们现在已经拥有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幸福日子,都是你们当年浴血奋战创造的成果。我们不仅要守住家园,而且还要把她建设得更加美好。英烈们,安息吧!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469981/

牛蹄岭缅怀的评论 (共 3 条)

  • 梦天之蓝
  • 健康
  • 风语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