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漫话散文集书名

2009-11-01 01:42 作者:挡不住的诱惑  | 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漫话散文集书名

一本散文集,内容篇什是否符合读者品味、趣好自不必说,而好的书名,或意蕴、或情趣、或寓意,触目便能给人一种美感。同时便也能勾起读者一睹为快的欲望而不至于失望。使人触目即能赏心的散文集书名,大多不至于挂羊头卖狗肉。没有一定学识功底的作者编者,不见得能想出有名符其实之妙的书名来。

《空山灵》(许地山散文集)、《月孤舟》(庐隐散文集)、《荷塘月色》(朱自清散文集)、……分明便是诗。这种诗意化的书名,都是作者或编者撷取文集中某篇文章冠以的书名比《××散文》便更令人赏心悦目。现在,有许多散文选集是编者根据文集意旨等另外拟就的书名。如斋藏一套《现代名家情感写意文丛》就是编者据作品内容特色而冠以的书名:《水中情》——沈从文情感写意。沈从文的散文大多是写湘西山水的,《水中情》这一书名,便很能勾勒出作者的情感履痕。如《一个传奇的本事》一文,开篇即是“水和我的生命不可分,教育不可分。”的确如此,沈从文的作品,不仅仅散文,无不与“水”一往情深,编者名之以《水中情》很为贴切。还有梁实状的《槐园》、周作人的《雨中吟》、徐志摩的《云中恋》——方睹书名,已谙“写意”了。

专集也一样,好的书名给人的感觉也是很惬意的。如孙犁的散文集:《晚华集》、《秀露集》、《谵定集》、《尺泽集》、《老荒集》、《随巷集》、《无为集》、《如云集》等,都是孙犁老年新作。作家编集命名时,大多肯定很是斟酌冥想了一番的。怕还没有那个作家不看重自己作品书名的,尤其是最能反映出作家情感性灵的散文集。冯骥才主编了一套《艺术美散文丛书》,有冯骥才《浪漫的灵魂》、吴冠中《美丑缘》、陈刚《三只耳朵听音乐》、熊秉明《看蒙娜丽莎看》,陈周《惟有园林》等,乍看书名,便能感染到一种浓郁的“艺术美”。

小说家林厅澜《散文记散》、李国文《说三道四》两本散文集的书名,也颇具特色。刚买来那套《小说家散文丛书》便情不自己即兴在《说三道四》扉页上写道:

以《说三道四》题为散文集名,未及读书便拍“书”称妙。小说家想出这种散文书名,较“丛书”之刘心武《你哼的什么歌》之类便要高出一筹。写惯了小说的小说家,通常是让角色在那里说话,而李国文却是在这里直接与读者“说三道四”,如余光中妙言:散文即是作者与读者说话。小说家参悟出这个书名,很快能进入散文家这个角色,想来应是一本令人很闲适轻松地听他“说三道四”的散文集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白桦林?校园精品文集》丛书,文章多刻意雕琢,而散文于我,最偏孙犁式冲淡却意蕴深长,耐人品嚼的文字。但我还是买下了这套从书:《人生诗旅》、《倾诉沦桑》、《青有约》、《锦绣心情》、《抒情哲学》——因为书名的诗意。而我又有好玩书,包括玩书名的癖好。可见,好的散文集书名,还能勾起读者的购书欲。

还有一些散文集里,书名外,尚有许多“小书名”——分门别类的意思。谢冕《流向远方的水》即有:《花落无声》、《文字之旅》、《凝重的思絮》;蔡翔《写在边缘》也有:《自由注解》、《杂思漫忆》、《灯下闲笔》等,品嚼玩味,也是颇有墨趣的。

真正好的书名,往往寓有某种深意,这不能不推一代宗师——鲁迅先生。他的《热风》、《华盖集》、《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且介亭杂文》等散文集,煞具匠心,堪称散文集书名的经典。如《华盖集》,按命相说和尚交华盖运,是成佛的好运,但俗人罩上了华盖运,便只有处处碰钉子了。既为当局所不容而身遭通辑,又身处“左”“右”文人夹攻之下的鲁迅,其时正可谓交上了“华盖运”。以《华盖集》为书名,既是其收录杂文时对“华盖运”的反击抗争,也透露寄寓着对反动当局和文人的愤懑感情。《三闲集》是针对成仿吾攻讦鲁迅的杂文是“以趣味为中心,……所铃持的是“闲暇,闲暇,第三个闲暇”的有闲阶级的东西。”鲁迅便谈谐地索性将这本杂文集命名为《三闲集》;至于《二心集》,鲁迅干脆承认自己和统治阶级是存“二心”因而“仿《三闲集》之例而变其意,拾来做了这一本书的名目”;《南腔北调集》:上海某文人,说鲁迅说话口气,用语南腔北调,进行近于无聊的人身攻击,鲁迅反击说:“真的,我不会说绵软的苏白,不会打响亮的京调,不入调,不入流,实是南腔北调。”;《且介亭杂文》:时,鲁迅住在上海闸北被称为:“半租界”的地方,“且”者“租”之左半;“介”者,“界”之下半。“且介亭”即半租界的房子。……鲁迅文集书名,亦如其文,或机智闪烁,谐趣迭生;或辛辣讥讽,运笔如刀;处处在在显示出一代斗士风范。

当代散文大家余秋雨,其文集书名也可谓意味深长——《文化苦旅》、《山居笔记》、《文明的碎片》。《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得以享誉海内外的成名作,仅书名便给人一种沉甸甸的文化沧桑感。但我以为《文明的碎片》更能体现余秋雨文化大散文的特色和意旨。

《文明的碎片?题叙》,余秋雨写道:

我们的故乡也许曾经是一个很成器的地方,它的“大器”不知碎于何时,碎得如此透彻。……区区如我,至多是一枚不知如何来到岸上的带有某种文明光泽的碎片罢了。……已经碎了,不怕再碎,只求在与愚昧和野蛮的搏斗中碎得于心无愧。……即便被人踢来踢去,也能铿然有声。偶尔有哪个路人注意到这种声音了,那就顺便让他看一看一小片清白和明亮。

——正是这番意思,使本书有了现在的标题。

……主题就是文明,碎成了碎片而依然光亮的文明。

余秋雨是当代那种良知未泯的文化人,在参与构建文明前提的事业中,希望以他的有着浓厚文化意蕴书名的一篇篇文章,以一个文化人锲入世俗社会“碎成了碎片而依然生亮的文明”,能召集与他一道重建文明事业的同行人。

立马——打住。闲坐书斋,目光偶尔触及书案上整整齐齐排列的平日爱读的一本本散文集书名,随笔写下即兴所感,如孙犁所说“盖文字积习,并无深意存焉,”渐渐竟偏涉于“书名论文”之嫌了。——老实说,书名还确实值得一“论”,遇上学者,以为题材,写出书名专论之类的论文来,抑或未知。——但永远当不来学者的我,则纯粹是书名的感性鉴赏、杂乱随笔罢了。

(1999年12月12日泊心斋灯下。)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45028/

漫话散文集书名的评论 (共 1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