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哦,平畴的嫩江平原

——旅记“大地访诗人”3则
2011年7月20日 大兴安岭 加格达奇
-
80年代的塔河诗友王晨光后天由浙江来,等他两天,1985年他席中诵诗的热情洋溢犹如昨日,小鱼儿前此海南开会说,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回为弟兄。我与晨光上次北京一别已经十几年。觉得自己衰老得很快。
言,俄国人并不捕捞河中的小鱼,让其在水中长大,打渔不用网,只用钓竿。好。
见莫学停,听他谈医学,金石印鉴,茶道,他对金石有多年研究,谈及不喜欢麻将(记得鲁迅亦痛绝),担心性病正蔓延。
-
经过“大兴安岭版画院”,觉得黑龙江、兴安版画80年代既有传统,有成就,要发扬,很好。搞艺术要尊重艺术史,除了自己的艺术史我们还有什么呢?
-
觉得知青群雕还是有点概念化,概念化也比没有强,想,后人对历史的理解,永远只鳞片爪,不怪。
-
谈,令人失望的省城治理,城市剧烈膨胀,拥挤,恶性发展,乱开土地,越治越乱。与哈尔滨、沈阳来此工作的知青邂逅言谈,均同感,他们没事已不愿回那里,而那里原是自己家乡故城。
-
黄昏,周绍庭来电,要我的《大地访诗人》第一卷。
-
晚,我们与大兴安岭第一版画家赵晓澄谈版画,他作为上海知青留在兴安几十年,已经变成一个真正的北方人,幽默,喝酒。
2011年7月21日 大兴安岭 加格达奇
-
上午,邮回一箱沿途诗人及文友所赠我的书,邮政服务比大城市好,有人情味。
我们与李江南等诗友合影。李江南1974年既在松岭林场写诗,与伊斌是老文友,给我们看他发表于《鄂伦春》文学杂志的诗歌。
-
与皮连成文友合影,他是中医师,作协会员,蒙送我其著《诊余漫笔》、《杏林撷英》两书,文字扎实实用,他很喜欢写作,文学。传统中医与道家相通,道、佛又都与文学相通,祖国文化都是相沟通的。为我诊脉开方,嘱秋凉服用。
-
言,加格达奇城市路边禁止“烧烤”,好,想及长春,许多街路被近年路边烧烤弄得油污,污染空气,清理无力,这种半生不熟吃法近乎野蛮倒退,与省城文明和饮食进步大不符。
-
言,兴安原有50多万人,现在走的只剩30多万,南迁各地近三分之一。
-
在林区,火车车窗、汽车车窗经常可打开一些,山里人聪明没呆傻,想,今日城里人均整体乘坐“闷罐”式密闭公车,美曰空调,但空调总也不开,无空气,窒息,许多老人、妇女晕车呕吐。
-
大兴安岭产一种优美野果,名嘟柿,(嘟字,打不出,是木部),近年商人改为“蓝莓”嘟柿,做饮料卖到京城,可能为适应欧洲人,或认为原名太土,差矣,兴安许多山里都有草甸子,历名“嘟柿甸子”,言产量丰富,嘟柿虽外界了解的人不多,一旦认识就有独特性,不会忘,嘟柿个头小,比野樱桃差不多,而草莓个头大,类比距离很大。
2011年7月22日 途经嫩江平原(嫩江、齐齐哈尔、四平等)
晨,与伊斌打车去看甘河,甘河位于加格达奇城市边沿,20年前见河水中有放木排,绝迹。
-
见河边体育雕塑,好,青少年喜欢。加格达奇20年后变成一个喜欢城市雕塑的地方,总计大约有上百件,质量都不错,旅游季节,车票仍难以预订,得找人,此一点与20年前并无进步。加格达奇多了不少山珍店,桦皮画、字画、小动物标本正成为旅游品。
-
昨日诗友李江南言,此地教师、事业单位、公务员退休每月3000元,而他从企业退每月1000多元,太不合理。再次想到均衡分配。
-
午前,见王晨光,及他从欧洲留学归来的女儿同来看兴安岭,握手,说老了一点胖了一点,余未变,与他介绍了大兴安岭地域诗歌史的整理想法,及重点诗人的采访等,合影。
-
老龄化社会到来,老年人干什么?整理文化,整理由于激烈物质竞争所面临遗失的文化,把物质再变回精神。
-
“年老的、可爱的祖母,
请珍藏,请珍藏俄罗斯真理!
因为,除了你们,再没有珍藏它们的人了”
(俄国 罗扎诺夫)
-
王晨光言,来兴安的上海及浙江知青有4万多,光一个嘉兴市就来5千,昨与老画家赵晓澄谈及,知青两个意义,一是思想,一是文化,后者带来边疆、农村的许多变化,也改变了知青一代对生活社会的认识。
-
上午11时半,登上加格达奇开往大连的列车。车中一青年赤膊有纹身字,竟是德军的徽标万字,不好,近年乱开什么给人纹身的店,很多。理念不清规范无力。
-
经过嫩江平原,平畴无边,麦子正黄,庄稼茁长,东北今年丰收在望。
-
经讷河、嫩江、齐齐哈尔一带乡村沿路农村,很多房子用白灰刷着“卖房”字样,为何都卖房?农民也在炒房?天。
-
伊斌来站台送我,匆匆未及告别,未及对加格达奇再看一眼。
“白桦林,樟子松
何时再见你身影?”(1987年内地部队战士来兴安扑火歌曲)
回顾应感激伊斌带我来兴安岭再次学习的,永抱虔诚之心,在这里我们曾不知觉的漫步,畅谈,交流,成长——一瞬。
卅年诗史风云录,
模糊人物仔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