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之平凡之路第二十九章

平凡的世界续
原著路遥
二十九
外观上,双水村的山还是原来的山,东拉河的水还是往日的水,村庄也还是过去那个平凡的村庄,但是,村子里的人已不再是十年前那批整天为肚子发愁的人哩!
自从一九八二年生产责任制的旋风刮到了黄土高原的每个角落,这片饱经沧桑的黄土地便发出了它震天的呼喊。在短短几年之内,连“社会主义老大哥”苏联都未完全解决的温饱问题已经成为了遥远的过去。人们的肚皮填饱了,一些人的腰杆也渐渐挺直了,比如一部分庄稼人开始注重给儿女添一两身时新衣裳,给家里安置一件新时代的小玩意儿……
然而,办到这些离不开一件东西——钱。用英文说,这叫“骂你”(money)。如果谁挣不上几分钱,回家一准要挨婆姨的骂。(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可不是吗?细细算来除过“体面钱”外,更换坏了的农具要花钱,孩子上学要花钱,买化肥种庄稼要花钱……尤其是当下对土地实行的掠夺式耕种,茅厕里的有机肥料早已满足不了庄稼人的胃口,在他们心里要种好庄稼,还得上化肥——上化肥就得需要钱!
钱!钱打哪来呢?
去偷?去抢?自从金富进了派出所,恐怕谁也不敢再动这个歪脑筋。那等天上掉下钱来?但这“天上下钱”的好事好像只在梦里发生过。
看来,要想“鼓包包”还得靠双手去劳动。毕竟,劳动是社会发展的源泉,只有劳动换来的饽饽才是香饽饽。
可是村里一些人的“野心”早已看不下山里的三亩六分地了。况且孙家的飞黄腾达,怎么能不叫人看着直眼红呢?
于是,一小部分青年便学起了当年的孙少平,卷着床破铺盖出去闯世界了;另一些青年舍不得妻儿老小,就在家里做生意、跑买卖、搞副业,想着把光景日月过好。
这不,村里的二能人田海民就是个例子。看着孙少安承包下的砖瓦厂越来越红火,田海民夫妇心里就像好几双鸡爪子在挠。最近又听说这大能人又要买下县上的厂子,两口子心里顿时炸开了锅。他们想,能不能把自己的养鱼塘再扩一扩呢?
说干就干,媳妇银花当即拿出记账的小本算了半天,他们现在纯收入也有了一万块钱——这足够把鱼塘扩大两倍了,两个人干脆商议着再买几台先进养鱼机器,弄个养鱼场。夫妻俩连续在灯下商量了半天,俩人高兴的把养鱼的小册子亲了又亲,仿佛这鱼塘已经扩大了哩!
由于海民还是村里的支委,很顺利的征得了村党支部书记金俊武的同意,以每年多交三十六块钱的微不足道的代价,把村子北头东拉河岸边的那块地盘翻了一倍,就准备筹建他的养鱼场了。
这一天下午,以每小时十二元租来的石圪节农机站的推土机,再次喧吼着开到这片荒草地上,开始了鱼池的扩建工作。推土机巨大的轰鸣声又一次震撼了这个古老的村庄。许多干毕活的庄稼人和放了学的孩子们,都前呼后拥赶到这地方来看热闹。不少看着实在眼红的庄稼人,只能默默地又回到自己三亩六分地里继续挥洒沉重的锄头。也有极少数的人暗暗下定决心,明天就去公家门上贷款……
但是在为田海民鼓掌的人堆里,田五却蹲在一边,没有因为儿子的喜事漏出一点笑容。在他看来,不孝子不是要赚钱,是要养出个鱼精哩!
想到这,田五嘴里不禁吸了一口凉气,浑身打了一个寒颤……
大概连田五自己也没想到,儿子的养鱼场不久就出了灾祸——田海民辛辛苦苦养的鱼都上了西天!水面上,一条条鲤鱼白肚子朝天,成了一群没人要的垃圾。
当天下午,村子里就传开了神汉刘玉升的“神谕”,说他前天夜晚看见空中朝田海民鱼场方向闪过一道白光,知道这鱼精要闹事喽!
据后来调查,鱼群是被重金属毒死的。有人可能会问,这穷乡僻壤的哪来的重金属?恐怕只有精打细算的银花知道答案。
几天前,贪图小便宜的银花买了一个外地人的三百袋便宜饵料。当时为这事,他还特意向丈夫夸耀了一番自己的“节俭持家”。哪成想,饵料里竟混有重金属元素!
现在,银花真是肠子都悔青了,但又有什么办法,只能借钱重修鱼池了。可找谁借?重修鱼池少说得四千块钱——扩建鱼池已经花光了他们的积蓄,而且过不了多久死鱼就会发臭,到那时村里说不定连租下的地皮也要收回。
算来算去,这“骂你”(money)只能找孙少安借。问题是上次少安替田五求情的时候,她和丈夫对人家是冷嘲热讽,如今又去借钱,该如何开口?况且听说孙少安正在筹备弟弟的婚礼,人家娶的是省上大领导的女儿,花费肯定不少,哪来的闲钱借她们?
下午,田海民饭也没吃,穿上褂子就到县里贷款去了。
然而,海民刚到县农行就被泼了冷水—— 农行不给一个不仅无偿还能力,而且还破了产的人贷款!田海民唉声叹气的回到了家,却发现妻子正口吐白沫。他一看桌上的鱼瞬间全明白了——银花忘了自家水缸里的鱼用的也是毒饵料,只是缸里撒的料少而且晚,鱼儿死的慢罢了!
他背起妻子 ,想都没想朝着乡上的医院疯狂奔去……
还好,经过抢救,媳妇的命总算保住了!医生说,人差不多今晚上就能醒过来,可治疗费也得“骂你”(money)呐!医院已经下了通知——治疗费三千块!唉,现在上哪儿要这么多钱?
当然,倒有个不花钱的法子——请神汉刘玉升,可是自从这位双水村的精神领袖说他的鱼池里养鱼精以来,田海民就和神汉断绝了来往。他现在甚至想,八成这次灾祸就和刘玉升那个该死的诅咒有关。
更何况,这阵子神汉正带着徒弟田平娃忙着给庄稼“祈雨”哩!哪有功夫救他的银花呐!(顺便一提,其实今年双水村并不缺雨水,至于双水村这位精神领袖为啥搞什么“祈雨”仪式,只有问他自己了。)
现在怎么办?银花醒后,夫妻俩商讨了一宿。第二天早晨,她噙着泪水说:“把机器和家里的窑洞卖了吧!”
丈夫无可奈何的点了点头。他知道把家卖了,以后的日子难过着呐……
突然,门外传来一阵短促的敲门声。夫妻俩同时打了个寒战,难不成是医院要赶他们走?
还好,来的不是外人,而是父亲田五。
银花心想,老爷子来干啥?他是不是来嘲笑我们没养老,活该遭天谴?这老东西……
“爸是昨儿下午知道的消息”,田五鼓励儿子说,“海民,别泄气,咱田家人不是说垮就垮的。刚刚我去求孙少安了,人家是好人,当场就拿出这两千块钱,他还嘱咐我,今儿下午他还会亲自送来五千块……”
说完,田五从他的破褂子里掏出一个褪色的包袱皮,包袱皮里还有一块破布,破布里包了一千块钱。他小心翼翼的把它交到了儿子手上。
海民强忍着泪水问:“孙少安不是正给弟弟……”
田五挥了挥手,说:“这我问过了,婚礼的钱孙家二小子一个人包了,少安只管操办。”
事已至此,夫妻俩还能说什么呢?银花如今才明白自己过去叫干了啥事?她怎么也没想到,连油米钱她都不曾给过一分的公公在这样的场合还替她们小两口操心哩!她蓦然记起起了小学课本上的一个俗语叫“有眼不识泰山”……
此时的田海民陡然间获得了一种安全感和对于未来的希望,他发现眼前的父亲是那样的高大。“挺下去”,他在心里默默喊道,“为了亲爱的父亲挺下去……”
是啊!一个人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无论健康还是疾病,他的父母总会在他走运时替他担忧,在他不幸时替他分忧。无论他过去曾怎样对待父母,在大灾大难面前,父母总会义无反顾的冲在他前面。而这一切的一切,仅仅只是为了一句“你是我的儿子(女儿)……”
鱼池重新修建后,银花亲自跑去请四爸田四和公公田五到鱼池当“顾问”,实际上是替她和丈夫打理半个鱼池。短短几周内命运的升降沉浮,使她和老人的关系一下子变得特别亲切。如今银花不但不干涉海民给老人使用钱,而且还常提醒他应该给两个妹妹和老人们买个什么东西或添置衣物铺盖。
唉,生活总是如此叫人感慨万端!
说实话,田四、田五的心情从来也没有像现在这样和顺和畅快!
不久,双水村就传开了田五为儿子编排的第三个“链子嘴”——
鲤鱼中毒上西天,
直把银花海民惊,
一惊丢钱不要紧,
比重拾亲爹来得轻。
亲爹享起天伦乐,
嘴角笑容直上天……
【允许读者朋友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