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如泪

雨 如 泪
有人说,“雨如泪”。
一直不敢将此话当真,记忆里没有几次流泪,但喜欢雨。
喜欢雨天那种清新委婉的情调。是的,我喜欢雨,喜欢下雨时站在凉亭石阶上,
看雨点一滴一滴打在石板上,又顺着石板随意地流淌汇成小溪。这时,世界变得模糊,
万物皆为另一番光景。雨街上空旷冷清,细细的雨珠打在路面,激起千万朵小小的水花,(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一层追接着一层,一浪扑接着一浪,无边无际地铺满这雨中世界。下雨的夜晚,静静地躺在床上,
一任黑黑的夜色簇拥四周,听着由天而降的雨点,或稀稀疏疏,或层层密密,
由远而近洒落在屋顶上、窗户上、树叶上、大地上,发出“滴滴嗒嗒”的混合声,
仿佛这些来自天堂的声音,顷刻间溶入到世间万物之中,真是妙不可喻。
常常想,有这么一个雨天闲散坐在灯下,听着窗外的淅沥声,读一篇有关雨的文章,
那又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时光享受?
有人说:“听雨而悲雨,其必有愁况”,也未必没有道理。
那些雨中感怀写成的天地至文,哪一篇不包含了写者的挚情。
冬雨刺骨,春雨如油,夏雨瓢泼,而秋雨却是那么绵长,如一念长长的泪线,
总是无意间拨动着我们心底那根冷暖交集的的弦,低吟婉转似同母亲悉心的叮咛,
一丝一缕慰抚了一颗游子的心。记得儿时,母亲白天工作,夜晚也不得空闲,
屋外细雨,层内柔和的灯下,将母亲的身影拉得长长的——长到我的睡梦里。
磨辣椒酱啦,切萝卜丁、萝卜花啦,腌制白菜啦……
母亲一双纤巧的手,在为一家缝缝补补中渐变粗糙,曾为我们纳出一双双舒服的布鞋。
读过诗人李商隐的【雨夜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而此时,我所能置身体会的,这绵绵雨水却让平淡生活里的点点滴滴韵味,
恰好一点一点漾在心头。母亲手中的一针一线连同那些细软温存的话语,
串起了我某段温润绵长的光阴。母亲的面容始终是安详的
——即使是我曾在向她作最后的诀别瞻仰时——依然也像天边的云,让人获悉慈祥和纯净。
曾经有天深夜,独自一人仰坐在车里,打开车上收音机,收听到电台《雨夜不寂寞》节目。
节目中正释评着作家冯骥才的小说《高女人与矮丈夫》的雨中情节。
主持人甜柔的声音正在娓娓讲述一段雨天的人和事、以及从中悟出的人生若干情感归宿。
在那雨天回忆中,有一种淡淡的人生忧伤,又有一种温馨的人生挚情,
格调极高,深慰人心。 或许,真如人所说,雨如泪吧!要不,哪会让人产生这般的深情?
且又让人期许,何时会在一个淅淅沥沥的雨夜,读到或听到一个雨天的故事,
以开释我们心中这份雨情。
今夜,雨,细蒙。
一只蝴蝶不知何时飞进了我的窗户,细蒙的雨夜,它毫不惊扰停留我的视线中。
我静悄地注视着它,一双深褐色的翅翼,中间有一圈明艳的湛蓝,
像是裹住了夜雨的点点忧伤,是迷路了还是夜太黑找不到回家的方向了?
也好,陪我听雨吧!这个雨夜,因为有你而添一份意境、一份遐想。
虽然我看不清你的眼睛,但是我似乎听得到你的呼吸,那样匀称、那样细腻,如窗外的雨。
——你也有美丽或愁眉的心事吗?可否跟我诉说?把我当作树苗花卉好了,
我用心倾听,你用心倾诉,最后把所有的秘密用心掩埋。好么?
用心守望,能读懂彼此的眼神吗?此刻,你在这雨如泪般的夜,
是否也想吟一曲云水禅心的清透,静默一份安然?
这个雨夜,有你作伴,不忘初心,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