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病了,你该怎么办

王鼎钧老先生曾写过一篇文章《糖尿病》,开篇直奔主题:这个世界病了,各种病症都出现了,他患的是糖尿病。
文字不多,却把自己看笑了。似乎想笑出糖分来。笑容有些复杂,笑的原因却很简单。因为在没看到他的文章时,已有了同样的想法。看到他的文章时,觉得近一个世纪的时光里,他用穿越般的经历把这个矫情的世界看得太透太清晰了,并把生活用宽容和诙谐做了点缀,让人生少了许多煎熬和无奈。
这种病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蔓延了山村和城市的,并还在无限地扩大着发病的人群和并发症。如果在这样一个空间里能活得长,看得久,就真的是幸福人生了!
我是怕病的,时时检查自己,稍有不适,赶紧就医。可是发现怕也不是个好办法,每天惴惴不安地过生活毕竟不是每个人的意愿。朋友说: 拿本书看,容易入睡。
真是个好办法。
卢梭的文章有些陶醉。前言里有一首小诗,更加重了醉意。(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坐着站着,只要有一本,
就能看到另一个世界。
醒着想着,即使是远行,
也要沉甸甸地带在身边陪着;
总是能够点一盏灯亮着,
读着读着,心就暖了……
怕,在书里消失了。
我像得到了法宝一样兴奋,为了驱逐心头的恐惧和荒芜,我决定走到哪都带着书,不管干活还是休息。
不知道走了多久,走过荒野的角落,也爬过险峻的山坡。有一天,思维开始流动,从低处逐渐升高。转过密密麻麻的丛林,我看到了乔治.桑《塞纳河岸的早晨》里搬运工轻快地搬运着糖块;听到了一个世纪前那位倔强的单身老人交响乐里沸腾的雄壮;感受到了索罗认为有益于健康的那份寂寞。
突然间,我觉得自己成了德富芦花笔下的富翁:山间野径,健步轻盈;房子几十平,屋子简陋,却能容膝;院子虽小,却能仰望碧空;雨雪风霜,轮流做客;蝶儿伴舞,秋蛩低吟,黄金翠锦铺满小院,随意翻开一本散落地上的书,思绪随着鸟儿驾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