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满畲乡情系畲寨

阳春三月,桃红柳绿,莺飞草长。2017年3月30日,农历三月初三,是畲族传统的“三月三”歌节。这一天,由松阳县板桥畲族乡、毗邻武义县柳城畲族镇、莲都区老竹畲族镇和莲都区丽新畲族乡联合主办,板桥畲族乡承办的第二十四届“桥竹柳新”畲乡歌会,在畲寨金村隆重举行。来自省、市、莲都区、武义县和松阳县的统战部、民族部门的领导、畲族文化研究的专家和热心支持畲乡建设的各界代表,欢聚一堂,与当地上千名群众欢度“三月三”畲乡传统歌会。这天上午,天下着毛毛细雨,人们兴致勃勃地撑雨伞,著雨衣,观看了精彩的开幕式文艺表演。畲寨金村大门内,畲妇热情地给每位来宾送上一碗米酒酒香四溢,三月三文化休闲活动广场上,雷蓝盘钟鼓五姓旗帜飘扬。畲汉群众挤得水泄不通,沉浸在一片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之中。畲女穿漂亮的凤凰装,头戴凤冠。畲男著镶边的衣服。桥竹柳新会旗升上去了。歌手们穿着五彩缤纷的畲族服饰,欢迎来参加歌会的贵宾,拉开了歌会的序幕。中共松阳县委王峻书记,松阳县人民政府谢副县长、胡副县长等佳宾参加了开幕式。
开幕式文艺演出节目丰富多彩。开场《龙腾狮舞》,喜庆吉祥闹春。畲民能歌善舞,你看,舞蹈《畲山春》,婀娜多姿。由本土作者叶跃明作词外地作者作曲的新歌《请到畲乡板桥来》,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尾声《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全体演员谢幕表演依依不舍,把客人的心留住。美丽畲乡,漂亮畲姑,歌舞海洋,难忘记忆,心中留念。
装饰一新的畲族文化陈列馆,在一座畲族传统民居里展示,畲族老太,穿凤凰装戴凤冠,在认真编织彩带。畲家耕作农具如吹谷机,米筛子、锄头、镰刀、笠帽、蓑衣、锄头、镰刀、犁等农具,体现了畲族人民热爱劳动,农耕生活发达。畲家婚嫁习俗,洞房花烛夜……体验打麻糍,品尝麻糍糯米味,从劳动中获得丰收的喜悦。
下午活动安排在麒上村是大毛科的自然村,又是国家传统村落和县级民宿重点村。畲族祭祖仪式就是这里举行。麒上村古木参天,村内有麒麟湖、麒麟山、祭祖平台、古战壕等景点建有麒麟山居、麒上人家等特色畲族民宿。
晚会对唱场地选在畲寨金村三月三文化休闲活动广场上,举办篝火晚会及畲族歌手对歌。乡村道路上的电灯,似一盏盏明灯,指引我们前行。会餐时的劝酒歌令人难忘。一对对畲族男女歌手,手拿桶盆,放在餐桌上,唱起了劝酒歌,客人们纷纷送红包回赠,使歌会达到高潮,小小的金村沉浸在歌的海洋里。
畲族起源于东夷,后来南迁至广东潮洲的凤凰山。凤凰山是畲族的发祥地和第二故乡,解放前畲族人被人称为“苗族”。1956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命名为“畲族”。景宁是浙江畲族的发祥地。板桥乡是松阳县唯一的畲族乡,此地崇山峻岭,山青水秀,山林矿产资源丰富,下辖9个行政村,其中畲族人口1256人,占该乡人口的26.1%。分布在金村、后塘、潘八和大毛科四个民族行政村中。畲族有雷蓝盘钟鼓五姓,崇拜凤鸟图腾。他们对外交际时讲汉语,内部用畲话,属汉藏语系汉语支,没有文字,用汉字及少量的自造字、假借字。其民歌是畲族的百科全书,丰富多彩。畲族人热情好客、勤劳刻苦、团结互助,展翅的凤凰,飞跃在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谱写了一曲社会主义的民族团结新赞歌。(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对歌现场,男女歌手各排一行,周围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畲民惯于以歌代言,陈志趣、抒衷情,争巧愚,尚美德,比睿斗智,即兴演唱,此起彼伏。女歌手唱得清婉嘹亮,男歌手出声高亢雄浑,而都“引物连类,语带双关,自然合韵”。
解放前,民歌唱的是苦难,迁徙和受压迫。解放后,畲民们在党的民族政策阳光沐浴下,继承勤劳勇敢的传统,劳动之余仍喜爱唱歌。民歌虽来自民间,但其内容却更加丰富多彩。歌是畲族人民的传家宝,是畲民的百科全书。姑娘小伙通过对歌产生爱情,拦路、做表姊、作亲家伯都需唱歌,气氛隆重热烈。
畲乡歌会活动,加强了横向联系,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广交朋友,交流经验,对于发展民族经济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为各地政府所支持,广大畲民所认可。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畲歌唱了一夜仍唱不完。畲汉同胞们余兴未了,期待着来年再会吧。啊,朋友,再见。好客的板桥畲乡同胞欢迎你再来。魅力畲乡,风情板桥,名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