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我们种菜去

今年,一个叫“开心农场”的网络游戏横扫全国,男女老少网迷都爱上了“种菜”,但现实生活中,我拥有自己的菜地,一个现实版的“开心农场”。地里种有脆生生的生菜,油麻菜,绿油油的韭菜,香菜。。。。。
两年前只因儿子的一句话,我们两口子就发挥了一不怕苦,二不死的“南泥湾”精神,开拓了宿舍前的空地。砍倒了过人头的茅草,平整了土地。在那战天斗地了好几天,人也累得全身散架。土地是整了出来,什么季节种什么菜,怎么种,完全不知道。好在那些一道种菜的菜友,或农民出身,或插过队做过知青,只好向“贫下中农”虚心请教,知识分子接受再教育。他们种什么,我们就种什么。仗着自己有10来年种植花草的经验,有样学样,依葫芦画瓢,活学活用。而且还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发了芽的姜,蒜头,土豆,甚至早上准备用来打豆浆已泡胀的豆子,老公用来下酒的花生米,都拿去种。很多时候无心插柳之举往往歪打正着。黄豆结出毛绒绒的绿色豆荚,连根拔起的花生苗下连着白白胖胖的花生,种了一年的生姜才结了一小块,还嫩着呢。在他们眼里,我们种的菜很不地道,菜苗间距不合理,施肥不匀。。。。与他们种的整齐划一的青菜相比,我的更象杂牌军,五花八门,什么都有。虽然辛苦了几个月,好在那些植物有很强的生命力,尽管种得半死不活,也能生根开花结果。种了那么多品种我首推红薯叶和韭菜。红薯叶不用经常浇水,且很滥生,吃剩的藤蔓插回地里一样生根发芽,当翻地时还会有意外的收获,意外的惊喜。据说当年清军平定新疆叛乱时,每个士兵就发一口袋的红薯,既能充饥,又能解渴。那些士兵就背着那袋红薯行军打仗。红薯叶可以加入辣椒,酸笋一起炒,还可以加入干椒,花椒,蒜头做一道川味菜。红薯叶富含维生素,老人易便秘吃了很有好处。在蔬菜青黄不接的时节还可以用来顶一下档。适合没空打理菜地的人或省事的人种植。韭菜炒鸡蛋,一吻那香味,抵挡不住的诱惑,韭菜包饺子,自认为吃了那么多馅料最好吃的,韭菜的清香混合着肉香,简直是绝配,百吃不厌。而且韭菜可以割了一茬又一茬,大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感觉。当我们品尝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一种自豪感,成就感油然而生。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到了收获的季节,自己吃不完,还送给左邻右舍,亲朋好友,看他们乐得合不拢嘴的样子,我心想:那可是我2个月辛勤劳动的结果。地里种了许多紫苏,薄荷,香菜之类的植物,院子里有人需要的都可以去摘,不需要我同意,因为他们知道那个傻女人不会斤斤计较。然而让我咬牙切齿的是那些与我们共享劳动成果的害虫,好端端的青菜被咬得千苍百孔,象个筛网,又不敢喷药。
我发现那里还是很好的减压方式。每当我遇到不愉快的事,只要在那里呆上一会,看看那绿色的蔬菜,所有的烦恼都会烟消云散。撒下一粒粒种子,看它慢慢发芽,长大,是一种乐趣。虽然有时辛苦一场,到头来却颗粒无收,为此感到很沮丧,但种菜,收获这种过程带给我的欢乐远远多过了那些菜的价值。大家在一起交流种菜的经验,你挖我的菜苗去种,我借一下你的工具,在劳动过程中结下了同志的情谊。虽然要经常浇水,辛苦点,但不施化肥,不喷药,绝对的无公害的绿色蔬菜,吃自己种的菜,放心安心。经过这两年的“劳动改造”,认识深刻,懂得了种菜的辛苦,再也不会为了蝇头小利与菜农讨价还价,而且手也不会无缚鸡之力了。真是劳动改造了人,创造了人啊。这就是种菜的收获,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