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殇未央第十七章

17(浪漫之旅)
近门的二伯告诉我,我大姐的婆家就在学校南面的庄上。如果遇到困难就去找她。大姐不常回来,我对她的记忆比较模糊。听说大姐是菜农,建了几座塑料大棚,一年四季忙个不停。听母亲说,大姐是二伯在路上捡来的,瘦的像干柴棒,嘴上有点小毛病。
说有事就来事,自行车坏了,我想去大姐家借辆自行车。我已经答应刘叔今天要过去。
从学校出来往南走,一路是塑料大棚,菜农们正在忙碌着,摘西红柿,捆芹菜。一看有人过来,菜农可热情啦。“来,兄弟,吃点甜瓜。”“要不你拣点菜,吃个新鲜。”经过打听,我才找到大姐的家。
大姐拿着铁锹正在干活。
“大姐,你不记得我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哦,你是阳阳吧。样还没变,就是个子长高了,成大小伙子啦。”“走!回家,我给你做点好吃的。”
“大姐,不了,我还不饿。”“听你二伯说你在这儿上学。”
“嗯。”
“大姐,我想借辆自行车。”
“中!咱家三辆,你想骑那辆都成。”
我一看手表,快十一点了。大姐一再挽留,我说有事,就匆匆告辞。
人逢喜事精神爽。一阵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令人心旷神怡。生活在蔬菜园的人们真幸福。每天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吃着天然绿色食物,真是一种享受。
曼妙的琴音,嘹亮的军歌,婶在弹琴,叔在放歌。这犹如“琴瑟和鸣”,相得益彰。这突发情况弄得我一头雾水。
叔说和别人搭伙刚组建一个乐队,现在哪家有红白喜事都兴这个。
“孩子,快过来洗洗脸,看把你热的。”婶子说道。
“今天中午咱们吃饺子,荠荠菜馅的,图个新鲜。”
“婶,没见小丽?”
“她病了,去看大夫了。”
“哦,啥病,要紧不?”
“不碍事,感冒了。”
我不由埋怨自己,每次来得都是这么唐突,没有带一件礼物。
婶子说近段生意太忙,想让我送小丽去上学,征求我的意见。我不假思索,一口应允。
大城市交通便利,公交车无处不达。城里人生活节奏太快,乡下人不适应。乡下人坐车,车还未到站,就慌里慌张四处张望,早早挤在车门口;而城里人则稳坐钓鱼台,即使到站,也是慢悠悠站起身,挪着小碎步下车。
“师傅,买票。”一个小伙子拿着十元钱挥舞着。
“你直接投币,这是无人售票。”
“可我没零钱,麻烦你找一下。”
“对不起,请自备零钱,不设找零。”
“那你说咋办?”
“你没看清提示,我也没办法。”
人群中有人说,公交公司每年都给希望工程捐款,你只当做回善事。小伙子不再言语,默默地把钱投进去。
在小伙子下车的那一刻,人们惊呆了。小伙子一瘸一拐地下了车,一只没有胳膊的袖子在风中摇曳。
公交车在理工学院门口停下,我和小丽下了车。理工学院真气派。假山池沼鱼中游,火树银花如星流,栀子花香惹人醉,遗憾只是头一回。
小丽依然穿着一袭洁白的连衣裙,飘逸的长发随风舞起,闪动的明眸清澈照人。我牵着小丽的手,信步进入校园。小丽见到同学们,一脸绯红。
众目睽睽,我也不太适应。待小丽安顿好后,我们一起又出来了。河边,那里风景独好。
走在白河边,心情格外舒畅。清凌凌的河水懒懒的天,岸边垂柳依依,轻抚水面。远处星帆点点,近处飞艇似箭。飞艇上阵阵呐喊,那是超越自我的刺激。百舸竞流,谁与争锋。
我和小丽凭栏远眺,一切美景尽收眼底。此时无声胜有声,忽闻意外响屁声。我太过激动,放了一个响屁。小丽“噗嗤”一声笑出声来。气氛变得活跃起来。
我不由想起关于末代皇帝溥仪的一段佳话。溥仪下台后,经红娘说和,和医院的一位护士约见。护士心有余悸,二人僵持了一段时间。溥仪蹭了蹭身子,放了一个响屁,惹得护士哈哈笑。由屁开始聊起来,最后喜结连理。
这时出现了一幅感人的画面。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先生推着他的太太,总是走一段路停下来给太太擦擦汗,又说又笑,他们的脸上写满幸福。我不由肃然起敬。执子之手,与之偕老。风风雨雨,同舟共济,真是不易。贵在相濡以沫,不离不弃。
“你和我爸是咋认识的?”
“哦,我常去理发,每次都和你爸唠唠家事,慢慢就……”
“嗯,原来是这样。”
“你别看我爸整天又说又笑,其实他心里很苦。为宅子的事和邻居常闹矛盾,一气就犯病。我们家的生意好,邻居眼红,就拿宅在说事。”
“这就是邻居巴穷,亲戚盼富。生意各做各的,公平竞争,比如市里的店铺一家挨一家,不见得就天天吵架。”
“我们势单力薄,邻居太霸道,欺负人。”
“难道就没有说理的地儿?”我顿时义愤填膺。
“村里也曾协调多次,可邻居耍无赖,当面答应,背后反悔。”
“这是啥人?当面是人,背后是鬼!”
我建议再通过村里彻底谈判一次,签字画押,留下凭据。如果邻居再无端闹事,可付诸于法律。小丽欣慰地点点头,这可能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小丽活波开朗,朴素大方,像磁石一般紧紧吸住我的心。这是否就是所谓的“来电反应”。
我眼前总有两个影子闪动,时而近,时而远,时而清晰,时而模糊……
(作者张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