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药品回扣是个“顽疾”,应拿出“新药方”

2016-12-28 09:09 作者:紫气东来  | 1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上海、湖南两地的6家大型医院医生收受的回扣占药价比例高达30%至40%,部分药品中标价高出市场价数倍之多,且医生更倾向于开回扣比例高、金额大的药品。药价虚高,破坏的是公立医院的“姓公”本质;医院逐利,伤害的是群众获得感。

上海某知名医院每年的门诊量超过400万人次,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记者发现,这家医院几乎每天都有上百个“特殊患者”前来就诊。这些所谓的“患者”手中都没有病历,出现的时间也有一定的规律,一般都是医生中午或下午下班前1个小时左右。更为奇怪的是,这些所谓的“患者”在1个小时内,要进两三个诊室。来,这群所谓的“患者”其实就是医药代表。据医院保洁人员透露,这些医药代表除了向医生推销药品,还和医生有“私事”要做。据悉,有医药代表天天跑医院“统方”,一个月可赚一部5000元手机。

医生开药收回扣,早已不是新鲜事。早在2001年,新华社就播发了《药品降价暗访记》《药市混乱 良策安在——关于药品流通体制改革的调查》等调研报道,指出药价虚高不下、回扣之风盛行等一系列问题,引发各界关注;2006年新华社播发《一份令人震惊的药品回扣清单》等系列报道,也引起卫生部门高度重视。时任卫生部部长高强为此专门约见举报者肖启伟等人,了解基层医疗系统“红包”、回扣泛滥的情况,征询他们对治理医疗腐败的建议,并提出整改措施……15年来,有关部门三令五申,不断加大整治力度,推动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出台政策降低药价。但是,药品回扣问题已然成为一个顽疾。

2013年12月,卫计委印发《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并下发通知,要求贯彻“九不准”的学习教育覆盖面要达到100%。“九不准”明确要求不准开单提成、不准收受回扣。近年来,每有医务人员因拿回扣被查处,处理文件中总少不了“举一反三”“严肃处理”等字眼儿。为什么一道道禁令、一次次专项治理拦不住医生伸向回扣的手,砸不断药企、医药代表和医生、医院之间的利益链条呢?可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去不了医生拿回扣的病根儿。“医院与企业有一个共同利益机制,就是药品加成政策,购进的药品和器材价格越高,医院的加成收入就越多,这是群众医疗费用负担加重的重要诱因。”2005年4月18日,时任卫生部党组书记高强的一句话点到了病根儿上。可以说,医药卫生主管部门对“以药养医”机制存在的问题是有清醒认识的。而要根治医生拿回扣就得下猛药,坚决破除医企间共同利益机制,切实解决“以药养医”。

长期以来,医生的技术劳动价值与其薪酬待遇不相匹配。一些医生通过“超级大处方”来追求药品和医疗器械回扣,或者违规收受病患红包。这些行为又导致人们将整个医生群体“妖魔化”。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公共政策研究室特约研究员贺滨撰文指出,药价虚高和以药养医现象的存在,在于药品回扣问题迟迟未解决,这与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不健全和医疗服务价格机制尚未理顺紧密相关。“药品回扣顽疾,问题表现在‘药’,根源却在‘医’。”贺滨说。国务院医改办专职副主任、国家卫生计生委体制改革司司长梁万年指出,啃下“以药养医”这块“硬骨头”非一日之功,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牵对建立完善相关体制机制的“牛鼻子”,才能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

每一个医生都想当好医生,而每一个患者都想找好医生。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必须正视医生的劳动价值,尊重医生的专业水平、医德水平等自身核心价值,让好医生获得有尊严的收入,让医德高尚具有强烈职业荣誉感的医生接受患者的生命委托,在医改政策中体现社会正义。(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87521/

药品回扣是个“顽疾”,应拿出“新药方”的评论 (共 13 条)

  • 雪中傲梅
  • 鲁振中
  • 绝响
  • 风撩衣
  • 清澈的蓝
  • 于正祥
  • ε底底з
  • 襄阳游子
  • 月映窗纱
  • 纱小萌
  • 王平如是说
  • 雨袂独舞
  • 浪子狐
    浪子狐 推荐阅读并说 :欣赏佳作,荐读,问好!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