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童话(5)象征的魅力

美丽的童话(5)象征的魅力 □ 牧群
荣格曰:现代人感到他们被孤立于宇宙 , 因为他们不再能参与自然 , 失去了无意识认同自然现象的能力。自然现象渐渐失去了它们的象征含义。
(神话隐喻的象征性)
受近代文明的影响
人们把神话视为古人的凭空想象
神话思维是古人幼稚的认知(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不具有可信性
然而神话是观念的隐喻形式
没有必要评判其内容是否属实
神话蕴含着丰富的言外义
是用象征语言表达古人的玄机
解读神话所隐含的哲学思想
及社会、政治意义才是深思长计
//
神话中的“部分”不仅体现“整体”
而且说明整体
这种关系不是基于符号和理智
而是真正地、实体性地
将部分等同于整体
部分与整体就是一回事
因为部分是效验整体的真正载体
因为部分所招致的每一结果
整体同时也能招致
//
在工业社会
心灵认同和神秘的参与已经消失
人与自然界的联系也失去
我们如此彻底地脱离了自然
以致在梦中与之相遇
竟与其形同路人
自然现象失去了它们的象征意义
人们感到自己被孤立
河流不再有精灵
神仙也不再住山洞
蛇不再是智慧的化身
树木没有了人性
石头、植物、动物不再与人交谈
人们不相信自己能听见大自然的语言
//
现代社会
神话用于探索人与自然对话的路径
象征为转达超感的最佳手法
表现“自然”与“自我”之间的互动
展示客观事物与神秘精神间的契合
“象征”在现实与幻想之间进行沟通
追寻生命的本质,
唤起人对生命的激情
借助远古神话象征的力量
在现实与虚幻
历史与现在的语境中
对人类的生存现状进行反思
期待人类的精神家园再度繁荣
神话的复兴暗示人类理想的救赎
由于神话具备象征的功能
它适合揭示个人行为和社会行为的本性
及人类与自然互动的基本规律
神话不是偶然事件随心所欲的堆砌
而是一种历史、社会、心理、现实相交叉的譬喻
//
//
//
卡尔•荣格(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1907年开始与弗洛伊德合作,发展及推广精神分析学说长达6年之久,之后与弗洛伊德理念不和,分道扬镳,创立了荣格人格分析心理学理论,提出“情结“的概念,把人格分为内倾和外倾两种,主张把人格分为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层。曾任国际心理分析学会会长、国际心理治疗协会主席等,创立了荣格心理学学院。1961年6月6日逝于瑞士,他的理论和思想至今仍对心理学研究产生深远影响。
美丽的童话(5)象征的魅力的评论 (共 9 条)
- 心静如水 推荐阅读并说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