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周君起草、观粮增订的李陈忠老弟《祭母悼词》

2016-10-31 15:10 作者:迟夫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周君起草、观粮增订的李陈忠老弟《祭母悼词》

公元二O一六年农历十月初二,不儿李陈社、李陈义、李陈忠率全家人等,置办薄酒果品祭于母亲灵前,沉痛悼念我们敬的母亲大人!我们的母亲李秀真老大人生于一九三一年农历五月十五日,历尽千辛万难,和我们的父亲一起把我们姊妹兄弟七人拉扯成人。现如今受祖荫庇护,儿孙满堂,枝叶繁茂,四世同堂,已是六十口人的大家庭了!正值安度晚年、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不料母亲身染重疾,医治无效,不幸于二O一六年农历九月十六日十六时二十分寿终正寢,与世长辞,享年八十六岁。

我们最亲最爱的母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您托起八十六年的蓝天,离开了忙碌了一辈子的大地,离开了牵肠挂肚的儿孙,离开了相濡以沫的所有至爱亲人……母亲呀!您安详平静地走了,却将无限的哀痛和思念永远地留给了我们。母亲呀!您的不辞而去,让我们寸断肝肠,撕心裂肺!从此,我们再也聆听不到您老人家的谆谆教诲;从此,我们再也吃不到您老人家做的可口饭菜;从此,我们再也看不到您老人家辛勤忙碌的身影……母亲啊!您驾鹤西去,子女们悲痛欲绝,母亲呀,您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母亲的一生,是坎坷苦难劳作的一生。母亲民国时期出生在应举镇大李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那兵荒马乱的黑暗岁月,母亲自幼生活艰难,缺衣少穿,食不果腹,饥寒交迫,度过了苦涩的童年少年。50年代初期为延续李家烟火、顶立门户,与我父亲成婚,生养儿女后,家境更加困难。全家重担全压在了母亲一人肩上。五八年、五九年、六零年,三年自然灾害,吃树皮、搋树叶。艰辛劳作已不能解决一家老小的温饱。30多岁的母亲领着体弱多病的爷爷、拖大带小,逃荒要饭到徐州。车站上人海如潮,把爷爷挤丢了,母亲带着孩子中途下车又返回来找爷爷。历尽劫波亲人又重逢,爷爷和母亲抱头痛哭。……就这样艰难度日,母亲把我们养育成人。

母亲是一生辛勤劳作的人。在我的记忆里,您老人家总是生命不息,劳作不止。为了能让我们安心各自的工作,母亲您一刻也闲不住,洗衣,做饭,带孙子孙女外孙(女)。不顾体弱多病,仍为我们筹划操劳,以苦为甜,以劳为乐。您心里牵挂着儿孙们,您以继日,不肯休息,眼睛熬的布满血丝,手指冻得裂开血口。您把对家人的情与爱,一丝丝一缕缕,全部融在生活劳作中。还记得,为了全家人的温饱,您早出晚归,披星戴月,晴天一身土,天一身泥,顶烈日晒,受寒风吹,一年四季,辛勤劳作。大集体时兴挣工分,我们姊妹兄弟年幼,咱家劳力少,经常吃喝不够,你把细粮和好吃的让给儿女,自己用粗粮、麦麸和野菜充饥。夏天割草,一箩筐装四百多斤,母亲您背起来就走!四百多斤——那可是四百多斤啊!母亲您一晌就能割一千多斤,就连月子里也没耽搁一天挣工分。夜深人静之时,您老人家坐在灯影里,要么编席,要么纺花织布、裁剪缝纫。要是编席,您一天一夜能编八条大席。大集体时代,母亲在大食堂做饭,总能带领妇女们做好后勤保障,让乡亲们吃上热汤热饭。母亲用自己的辛劳,换来了全家人的温饱。

母亲是双手托起新生命的人。母亲三十多岁就开始为产妇接生,三里五村都有名。风里雨里几十年,母亲从来没有怠慢过。过去医疗卫生条件差,生孩子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接到产妇家的信时,无论在干什么,母亲您都会立即第一时间赶到产妇家的临时产房,把新生命接到这个世上。有的孩子出生时浑身发紫、没有了气息,母亲就施法按摩、推拿、拍打、烟熏、做人工呼吸,直到孩子有了第一声啼哭。您也经常会遇到产妇难产,接生手法已不能让其自然分娩。这时母亲就快速决断,让产妇的家人立马将产妇送医院。母亲您则深一脚浅一脚紧随担架或车后,母亲比产妇的家属都着急。特别是冬天,母亲接生汗水反复湿透衣裳,一次次免不了冻得病上一场。三十多年间,村里人家几代人都是母亲亲手接生的,粗略算一下,经母亲双手接生到这个世界的生命已经有好几百人。(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母亲是我们家的掌舵人。是我们家的灵魂。无论生活再艰苦,母亲总能把全家人凝聚起来,总能想办法让一家老小生存下来。秋后下晌,母亲步行七八里地到收完水稻的空场里,搜刮那些轧在泥土里的稻粒,用水淘一淘,晒干后用碓臼确确捣捣给家人吃。

为了贴补家用,母亲劳动之余冒着被打成投机倒把分子的风险,卖过苹果、凉粉;做过豆腐、酿过醋。拉着架子车带着孩子收琉璃瓶。一九七六年夏天,家乡发大水,母亲被搁置在封丘林场。她不放心在家的老人孩子,把爱女陈凤寄在林场,只身一人蹚着齐腰深的水回家照顾家人。

有一年冬季数九寒天,大封路。大哥陈社身患重病,奄奄一息,家里人一筹莫展。母亲您立即找来独轮车、放上大簸箩,顶风冒雪,连拉带推赶紧送医院。因为送得及时,大哥的命得救了!

为了养活这个家,母亲掌握了很多本领。打麦扬场、编筐捏篓、编芦席、织草栅、犁地耙地、裁剪、缝补、剪花、绣花……样样精通。——在农村只要有人干的活,母亲您老人家没有不会的。

大姐上学、二姐织布,陈义、陈忠当兵,都是母亲您老人家一手操办。您中年丧子——老三陈安不幸遇难,这让母亲肝肠寸断,白发人送黑发人啊!……母亲您吞下悲痛,开导、关怀、帮助三儿媳把三个孩子拉扯成人。

老四陈忠当兵前一天夜里,陈忠胃疼难忍,是您忙着找村医针灸、烧萝卜水、炒沙土暖胃。一夜没合眼,您整整抱了爱子一整夜啊!

小女吃咸菜中蝎毒、捋槐花摔断胳膊,都是您将她送医院、排蝎毒、上夹板……母亲啊!您为了我们没少操心!您用无私的母爱,为儿女们撑起了一片温暖天空!

母亲是乐善好施、有求必应的热心人。母亲的一生,是善良的一生。您有一颗菩萨心肠,性格耿直,不坑人,不害人,不骗人,不瞒人,一生尽作好人好事。全村谁家的红白喜事、婚丧嫁娶都离不了您老人家。您是大家公认的老值客,为全村乡亲张罗服务几十年,直到七十五岁身体完全不行了才撇下这些行当。

无论亲友还是四邻,不论谁家,事无大小,您总是跑前忙后,尽其所能,全力相助。您一生与人为善,宽宏大度,忠厚仁慈,乐于助人。您美好的品德为儿孙们树立了做人的典范和榜样。

陈忠小的时候没奶吃,家里买了头奶羊。此时,邻居家的孩子也是生下来没奶吃。母亲让邻居把羊一牵走就是半年。母亲您帮助人的平凡事很多很多,多不胜数。

母亲您既个性要强,又宽厚待人。对自己吝啬,对别人宽容。总是先人后己,有好吃的,总是让邻居们先尝尝;有好用的,总是让邻居们先使使。母亲总是诙谐地说:“吃到自己肚里填坑,吃到别人嘴里传名。”

儿子、儿媳到地里干活,您在家中备好热茶香饭。住在城里的儿女们回家,您割些羊肉,包一顿饺子,煮好后,先让儿子、儿媳、孙子们吃,剩下的还要让带到城里去。母亲啊!你的心里只有儿女、孙子、孙女、重孙们,唯独没有您自己。

母亲是严于教育,看得长远的明眼人。您心直口快,说话快人快语,办事风风火火,对儿女们却始终怀着一颗慈爱的心,虽然有时您也训斥我们,可事隔一夜又能看到您慈爱的目光,听见您的朗朗笑声……

母亲注重子女教育,知道有文化才有出息。大姐学生时代看到家里穷、干活人手少,见母亲太辛苦,就想退学帮母亲。母亲严厉训斥她,你的任务就是上学!家里的活不让你干,你就一门心思好好上学吧!一直以来,母亲谆谆教导家人:多念书才有出息!您给了孩子们无微不至的关怀。

母亲思想进步,让孩子们多出去闯世界。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子女们长大成人,渐渐有了自己的家。您鼓励孩子们踊跃当兵,既保家卫国、为国家做贡献,又锻炼个人、有个好前程。您把两个儿子、三个孙子和一个外孙都送到部队锻炼了。让孩子们都成为国家、社会的有用人才。您还经常教育孩子们:“公家的事比磨盘还大,自家的事比针尖还小。”“官差不由己,干好自己的事。咱啥时候也不能耽搁公家的事!”2016年“7.19”特大暴雨前后,父亲生病住院,担负全区城管工作重任的陈忠,按照母亲的教导,无论是城区环卫、排除内涝,还是奉命率队驻扎寺庄顶抗洪抢险,照顾父亲的事务都由姊妹哥们嫂子负责,自己一直冲锋在工作第一线。他所率城管局大队被寺庄顶干部群众称作“铁军”,而他父亲重病住院、自己却顾不得前往照顾……!

母亲您对孙子辈也给予了最大的关爱。您替子女教育孩子,让外甥上学、外孙女念书,跟着您生活好几年。

母亲是能忍耐、最坚强的人。母亲的一生,是刚强、节俭的一生。吃再多的苦,没听您叫过一声,遇再大的难,没见您求过一次人。母亲您晚年不愿给儿女们添麻烦,干什么都自力更生。您常年劳作留下了病,舍不得花钱(治疗),为了不给我们添麻烦,您常常不对人说,独自一人默默忍受着病痛巨大的折磨。您摔断了腿,怕我们做儿女的听着不好受,您牙关紧咬纸卷,一声不吭。您就这样坚强,您就这样顽强地支撑……支撑。

如今,您升入天界,魂游太虚,儿孙们深深地思念……母亲呀!您把所有的心血全奉献给了这个家,奉献给了儿孙们。您用长满老茧的双手托起了我们这个家,您的功比山高,恩比海深!您的大恩大德,用海水作墨表不完,蓝天当纸写不尽!

母亲呀!您老人家的一生是苦难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是勤俭节约的一生,是对儿女奉献了全部爱的一生。您不是伟人,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是,您给予了儿女们生命,您养育儿女长大成人,您为儿孙们付出了全部的爱,倾注了全部的情。河深海深没有母亲您的恩情深,天大地大没有母亲您的关怀大。

如今苦尽甘来,咱家光景越来越好了,儿孙们多想再侍奉您几年啊!可事不遂人愿……儿子们哭破嗓子,哭不出母亲生前模样,儿孙们望穿双眼,望不见母亲生前容颜!您劳苦一生,晚福未享。儿未报母恩,枉为人子,母未享儿福,儿心不安。母亲呀!儿孙们心中的苦、心中的痛,您可知道?!当您去世后,一连几天阴云沉沉,细雨纷纷。母亲大人呀,老天垂泪啊!老天也在为善良的您离去而伤悲。母亲呀,您的离去,让儿孙们痛失了依靠的山,痛失了遮挡风雨的伞,痛失了家的灵魂。从今往后,儿孙们再回这个家,少了您的温暖,没了您的笑脸,面对老屋,剩下的只有儿孙们心中无限的思念和悲伤。这怎不叫儿孙们心如刀绞,悲痛欲绝。

号泣祭奠,难诉衷肠!母亲啊!您慢些走——慢些走……请您再回头看看跪在您灵前的晚辈们,请用您纯洁高尚的灵魂保佑您的儿孙们吧。虽然您与我们永别了,但您的音容笑貌和美好品质会永远留在儿孙们的心间。儿孙们会永远铭记您的大恩大德,按照您的教诲和期望,正直做人,善处世人;兄弟团结,妯娌相亲;善待妻子,严管儿女;全心全意,振兴家业。我们更会照顾好您的老伴、我们的老的,让他老人家健康长寿,以告慰您的在天之灵!

——母亲啊!愿母亲神赴瑶池,灵魂在天,来品未尝。母亲一路走好,儿女、子孙们永远怀念您。

母亲——您老人家安息吧!!!

———————————————————————————————————

【注】这是一篇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悼念文章。转载本篇时,就个别句式和自己所知未尽事宜,作了一些调整和增订。特此说明。——观粮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74882/

周君起草、观粮增订的李陈忠老弟《祭母悼词》的评论 (共 8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