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

九月九,你赏菊晒秋登高没?
九月九,你是否陪身边的老人过节没?你打电话问候不在身边的老人没?你想起再也见不到面的老人没?
以前不知道重阳节的来历,只晓得这一天是老年节,秋高气爽,适宜登高祈福。后来得知九月九在三国时代已见记载,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那时候的九月九在达官贵族里盛行。
魏晋时期,九月九就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到了唐朝,重阳节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九九重阳的风俗从宫廷到民间盛行起来。
1989年,农历九月初九被定为“老人节”、“敬老节”。在2012年12月28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而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在数字中最为尊贵,有长久长寿之意,因此这一天的寓意非凡。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历代诗词中有不少贺重阳的诗词佳作。最著名的莫过于王维的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身在异乡,在重阳节思念家乡亲人或挂念远方友人的情怀更加强烈。本身,秋天就是一个思念的季节。遇上重阳,更是触易生情。你看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如今,多少独在异乡为异客的人尽管没有插茱萸的习俗,没有把酒赏菊的雅兴,却依然是每逢佳节倍思亲,依然会在瑟瑟西风中悲秋伤怀。这种种离情别绪,古今无别。
思念也罢,祝寿也好,佳节重阳,各抒己怀。双亲健在,虽不能一起登高祈福,心中那个位置也是满满的,暖暖的。打个电话,有人接,有人应,已是幸福。殊不知,还有多少人身在异乡,佳节愁怀。离开的人不会再听到,纵然你有深情厚意,终究无法释怀;如此,多么感恩还在身边的亲友,你所有的情怀都有地方可去,你所有的挂念都有人接收。
今日,萧萧秋风阵阵凉,又是一年话重阳。想起去年此时,和母亲一起爬山赏秋;今时今日,我在这里,母亲在家乡,盼着她归,哪怕他乡非故乡,只要我们在一起,不怕重阳又佳节,只要我们在一起,异乡为客也团圆。
就以我的这首小诗《九九重阳》祝福老人健康长寿,祝愿大家长长久久。
九月九日在他乡,无菊无酒送重阳。
可知故里登高处,还有双亲望异乡。
九九重阳的评论 (共 8 条)
- 心静如水 推荐阅读并说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