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词里千千泪,好似流莺取次飞。

首先爆个照,嘿嘿。
·
虞美人·中华儿女泪
南京耻辱何时灭?纸上千千阙。
神州大地又回春,三十万同胞血恨犹存!
而今流下当时泪,难恕东瀛罪。(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江边赤水向东流,尸体垒成千万丈高楼!
(这首词不多谈,前几天寻访古都路南京有感而赋)
·
南乡子双调平韵格
壮志挂吴钩,不负黄河滚滚流。
年少豪情能蔽日,兜鍪,铁胆忠肠靖国仇。
醉了梦封侯,了却君王事事忧。
笑指神州谁敌手?回头,只敬英雄曹与刘。
(再也不会有人说我填不出豪放派的词了)
·
南乡子双调平韵格
独自奏琵琶,渐过年光别有花。
游子心中千结网,如麻,为了前途四海爬。
我学古人遥望月,哎呀!那是寒宫不是家。
(加点现代式话语似乎别有一番味道)
·
南乡子双调平韵格
极目望天涯,一缕余阳衬着花。
回首人生多少事,伤疤,不掩眉间那紫霞。
把酒话桑麻,万里黄河天上沙。
年少放歌须纵马,春华,忘了忧愁细品茶。
(我的词,皆为愁多,或许也与个人经历的关系,这几天我正春风得意,果不其然,下笔都觉得铿锵有力,似无坚不摧也。)
·
南乡子单调平仄换韵格·格一
梦入西湖,绿柳依依江上铺。
最忆红娘红帐曲,痴痴语,春色迷离随我取。
(不要说我流氓,男欢女爱,亦是大爱)
·
南乡子单调平仄换韵格·格二
望断天涯,望来游子早还家。
屋里屋前屋上漏,寒透,夜里凄凄缝旧扣。
·
南乡子单调平仄换韵格·格三
词里字,字中人,行行写尽那年春。
薄夜浑来窗下醉,还无寐,影对幽帘帘对背。
(伊人莫笑词无味,本作新词只为悲)
-----------------------------------千千词里千千泪,好似流莺取次飞。
(在下诚心邀请各位文友共赏唐宋之风韵,品元曲之精粹,弘扬中华国学,谱写天下文章,如果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可不可以一起对句写诗填词执赋呢?噢,对了,散文也行哦,我其实挺喜欢散文的,只是...我写传统文学写多了,写散文一点也不适应,写着写着就不知道怎么写了,所以我的散文基本都是凑字的...不过我正在努力学习散文的写法,欢迎大家来指导和矫正我哦。)
千千词里千千泪,好似流莺取次飞。的评论 (共 20 条)
逍遥一生又何妨:回复@香袭布衣:抱歉,恕晚辈才疏学浅,晚辈有些不能理解,前辈所说的“烟火的味道” 自古以来,文字,都是用来诠释的,笔者用艺术的手法,来告诉笔者自己心中的所想,此想,不界限于任何事物,任何情调,任何思想。 散文,与传统文学,他的本质都是一样的。 起承转合,过片要求,只不过,传统文学的规矩是的确要严格一些,格律只是基本功,驾驭文字,才是真正的学问,实不相瞒,我年纪是比较年轻,但是我从小便随父学习传统文学,传统文化,对我中华民族老祖先留下的传承,颇为执着,前辈几时见过,传统文学只是格律游戏了? 格律只不过是基础中的基础,他是我中国人汉语之基础,古时,连田间村夫都通晓平仄语法,可前辈几时见过田间村夫能写出千古绝句了?格律,只是前提,驾驭文字,才是真谛,我非常不同意如今大家对传统文学的误解,很多人认为传统文学死板,墨守成规,连用字都有限制,就限制了作者自由的思想,但是,在了解传统文学人的眼里,只是荒谬的,无稽之谈的,我们中国人的语言本就于外语重语法不同,否则也不会是全世界最难得语言,汉语分平上去入之声调,并不是外语单一的语调能够媲美的,如果说格律限制了作者的思想,那么这只能说,仅仅限制于刚刚接触传统文学的人,我们汉字很多的近义词,反义词,有很多可以代替的字,除非是词语系统非常的缺乏,否则,是不会感到格律限制了思想的。 在文字中套上格律,是为了让音律流畅,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看看我们的唐诗宋词,就因为它用了格律,所以我们幼儿园小学背诵的诗词,到如今,依然能够记得,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对汉语的亲和性,才能让我们能够很好的记住它,无论如何,国粹,需要传承,不能让他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否则,我们有何脸面,来面对创造了如此辉煌的华夏文明之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