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人的阶梯(二)

2016-05-02 14:13 作者: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文/龑

(接上) (二)

我们的基层教育存在失误,不单单只在学校,还有家庭教育存在问题。

家庭教育出了大问题!家长的作派深远的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也使学校教育的成果大大折扣。我们的家长有的把孩子当成自已的私人物品,宠养。不分行为的对错一概赞美;有因自身事务的繁忙对孩子顾不过来的懒养,从而滋生恶习坏样,催生树苗向歪成长;有的无视或横视别人、旁观者和学校老师的调教;有的家长对人心无善念,对待生活无序杂乱、处事接物 不加节制、言笑举止不分场合,一味横行,活生生做着该子的“榜样”,虽然这样的家长为数不多但榜样的力量无穷!在体制教育失误的情况下,一个家长影响一个孩子,一个孩子传染一群孩子,一群孩子长大代表一个阶层。他们便站在了娘预定好的人生阶梯,无法抗拒。

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将来有出息,能出人头地。 在房价高涨的情形下,家长更是望子成龙,许多家长放弃了工作选择了陪读,但她们也或忘了教育的初衷是“育人”,她们只把“养人”当成主要任务,在学校追求高分,出学校报钢琴班、画画班,报各种才艺班等等 ,报这些班目的是让自己孩子多学多艺,将来有好工作,有好前途。实际上学这些才艺,只是丰富了自身的素养,气质,对将来的人生有一定助益,但这不能够彻底提高人的品德修为。家长是在只求高分多能,却忘了人品在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性。何况,孩子尚小,这些非特能的技艺,在以后不堪重负的生活里留存、生养多少。

学生在家长身边这不让做那不能干,一味的读书,读死书,其他全由家长代劳,养出了撒娇充甜的妹子和娘泡十足的书生。也或有的家长自己只管做饭喂饱孩子,孩子进了学校,自己耐不住寂寞寻了麻友。更有的,孩子一边做作业,家长一边围桌打麻将,孩子的学习、家长的误乐两不误。这些好赌的习气或多或少的浸润孩子的童心。(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星期一的早上,碰到一位农民工家长,一路責怨谩骂着自己的女儿不好好学习,女儿则痛哭流涕,不言语,只一个劲抽嘘抹眼泪。从他的責骂声中听出,女儿上小学,因为贪玩,作业做得一塌糊涂,去学校后老师让回来请家长。三百多米的路上洒满了父亲翻来覆去的那几句責骂。快到校门口了,学校的书声琅琅,可他们的骂哭不断。我有些不忍的说:“你骂这么多,还不如让她在节假日回老家干一天农活,体验一下生活来的有效果。”父亲哜責的看了我一眼。我想这位父亲一定是嫌我多管闲事。这也是农村现行的普遍教育形式。

我见过一些陪读的家长:一位把楼上租住屋铺着瓷砖的客厅当体育场让自己孩子跳绳,穿刀鞋溜冰,还带外面的孩子一起这样玩闹,嘈杂、声响巨大,暴殄天物不说,扰的上、下,左、右楼层的住户不得安省。房主去劝说,几个家长还一起上阵,口出狂言:“出了钱的,合同不到,你管不着”,“再说,是孩子,怎么不能玩?你家养过孩子吗?”这些声音还久久萦绕耳边。这些孩子的无知之举,在家长的无耻之言的蛊惑下不难想象,天真烂漫,稚嫩无邪会在自私的引导下日渐开出怎样的残烂。房主无可奈何,只得强行阻止,更有一位家长当着孩子的面竞说“找人把房子炸了!”这是怎样的熏陶,这是怎样的家教啊!鲁老“救救孩子”的呐喊尤在耳边。

试问这样在别人家做客的家长表现出这么恶劣的行为,长期下去能教出多好的孩孑?本是一颗颗幼小的好苗,在这些家长的身传言教下将来会成长健康吗?还有的陪读家长边走边吃,瓜子壳、果皮随吃随吐随扔,更有甚着带着幼儿一起把甘蔗皮、食品袋扔进公益下水道的沉淀坑,他们认为扔进去别人看不见。可是最终出不来只能堵水路,日久天长城市遭殃。

这些家长无意识的就给孩子浂输这样的“善和美”,从小接受这样的家教,会把孩子送到怎样的太极?

也难怪,多年来,我们的教育只重视分数线的上下,跟本没把社会的功德教育也或品德教育,像文化课教育一样重视的抓起来,孩子的家长受到的是同样的体制教育和家庭教育,一代传一代,更别指望这些家长更好地教育孩子了。

一天,到一对夫妇朋友家去,见他两老有些聊寞,便问:你儿子儿媳在重庆工作,何不把小孙女接回来照看,也给他们减少负担?”朋友回答:“儿子、儿媳不愿意,他们说,我们接回来只是养人,让她吃饱穿暖,有学上而已,不是育人。”是呀,育人是要环境和氛围、精致里的细心、大里的关怀,觉悟里的天成。

有幸看了一位叫周冲的网红作者写的一篇《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写的很好:

“这个拼爹是教育语境下的拼爹。

真正的拼爹,是比拼父母的观念,以及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处世方式。

爱学习的家庭,父母热爱,孩子喜欢,自然不抗拒,做的开开心心.

孩子就是家庭的缩影,教育就是拼爹拼妈。

一个优秀的孩子,其背后的家庭一定充满尊重,书香与爱,父母不说博古通今,但一定通情达理。一个问题学生,他所置身的原生家庭,则一定也从满问题。”

天才是不存在的,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循的因果。”

父母的爱好,家庭氛围影响和决定着孩子的兴趣爱好,习惯养成,日久天长,浑然天成。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只有在生活中不断修正,具有高品德、高素质的家长再配合学校的全面教育,拼弃高分多能,才能培养出一代精英,八方进财的国之娇子。(后续)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35410/

中国人的阶梯(二)的评论 (共 8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