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阶梯(一)
(一)
“勿因善小而不为,勿因恶小而为之。” 更勿因善恶而嗟之,更勿因恶善而赞之。人不能因为善事小不去作,坏事小而去做;更不能因为出于善心做了错事而去唾弃,也不能因为出于恶意的行善而去赞美。
我们的基层教育不知是否存在问题,我觉得存在失误。学习只把培养高分做为目标而忽视了素质教育,也或误读了素质教育,把素质教育看成了多能培养,而忘了素质教育的初忠。在我看来人的素质主要是由品德高低来体现,品德又是由人的行为善美所反映,然后才能是能,也就是才。一个人的能力是由德i才合并后的高低所决定,没有品行的人能力再大也走不远。
教育要树立的是培养有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即是教不出人才,但也要育出有德的人,有善美观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对整个社会和人类无危无害,走到哪里都能和善一方、善处事物。而有才无德,不存善念,唯我独尊,走到哪危害到哪,即无大碍也有小害,谁碰见谁接受不了。
人的善恶不是从娘胎里带来的,而是后天培养的。故有:古人的“教妇初来,教人婴孩”,今人的“小儿不辨善恶,跟上好人学好人,跟上坏人学坏人”之说。这就显得基础教育尤为重要。
现在的体制教育是从幼儿时期就开始了,人未来的一生,完全有可造之机。在基层,学校却怱视了,只把学生当做是来学文化知识的,而多少忽视了全面教育。这样说也许学校感到不平,但只要放学时你站在校门口就能看见,学生一出校门上窜下跳找小吃零食摊点,边吃边扔,所过之处满地白色污染,不爱环境,全然不顾环卫大叔大婶的辛苦。路边的风景树也成了他们打跳的对象,全然不顾环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孩子小,不懂事,把做小坏事,当做好玩,不知这是美行还是善为,更不知从小就从文明做起长大自己会受益(当然还有相当浓厚的家庭教育,我们另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渐渐成长,坏毛病养成习惯。由学前或小学教育的忽视,在初高中或成人教育、甚或步入职场后才去修正,习惯早己形成自然。(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然而,懂文明,讲礼貌,尊师长,爱老糿,护环境,讲美德······等等这些都应该是跟随从小的成长教育获知,在成长的过程中辨识好坏日益丰富,而使自己毕生受益的东西,往往这些孩子缺乏、不具备。
当这些高分、素质残缺的人才走进社会,他们固然不知自己身上的不足,固然不能适应大的团体和企业文化相融合的氛围,更不能和中国与国际社会接轨的步伐同步。也就很难在有高素质要求的強企、外企长期生存,使自身的社会价值大打折扣,也使自身在知识经济上的投入产出大打折扣。他们往往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做自身习惯的修正来适应角色互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