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变”从严惩治“小官贪腐”
“三不变”从严惩治“小官贪腐”
记者昨日从市纪检监察网公布的信息了解到,今年一季度,北京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纪内信访举报8590件(次),立案1095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688人,其中局级0人,县处级157人,乡科级169人,移送司法37人;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市委实施意见143人,“小官贪腐”174人。(来源于《京华日报》)
单看通报的数据,简单、清晰,一目了然,如果拿之前历次通报的数据来作对比,不难发现,无论是从纪内信访举报件数、立案件数还是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人数、移送司法人数,都没有呈现较大波动,即使有所增减,总体上也处于相对平稳态势。这说明当前反腐执纪进入“无禁区、无上限、零容忍”的新常态下,持续的“打虎拍蝇”将是常规动作,特别是对于人数相对较大、隐蔽性较大的基层“蝇腐”、“蚊蝇”,进行集中专项惩治势在必然。
其实当前各地已经相继把反腐执纪的主要动作集中于基层“拍蝇”。如何抓实基层管党治吏、营造基层政治生态清风正气?在笔者看来,需保持“三不变”,延续反腐肃纪高压态势,持续减少腐败和“四风”存量。所谓“三不变”,一是反腐执纪力度不减,二是管党治吏尺度不松,三是持续“拍蝇”节奏不变。以“三不变”从严惩治“小官贪腐”,延续反腐肃纪高压态势,保持从严管党治吏的惯性,也是旨在防止腐败和“四风”问题反弹,使“刮骨疗伤”达到“彻底去毒”、肌体康健的理想效果。
“三不变”从严惩治“小官贪腐”,首在力度不减。基层腐败不同于一般性的腐败,具有其特殊性,缘于基层党员干部特别是村一级干部日常党性教育抓得不实,基层党组织建设乏力,导致组织涣散,作风漂浮,容易被社会不良习气污染,让群众深恶痛绝,有损党和政府形象,疏离了干部和群众的鱼水之情。保持惩贪治腐的力度不减,甚至添码加力,一方面旨在遏制腐败和不正之风蔓延的势头,将腐化的范围和程度控制在最低限度。另一方面,以更高的效率持续减少腐败和“四风”问题存量,尽可能早的根除腐败残留,产生强大震慑,以儆效尤,形成“不敢腐”的氛围。
“三不变”从严惩治“小官贪腐”,要在尺度不松。当前,反腐败斗争和党风廉政建设已经进入一个关键阶段,只有保持高压态势,持续“拔烂树”、“治病树”、“护好树”,紧盯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等突出问题,严防“蝇贪”、“蚊贪”滋生,严密监督执纪的机制制度,扎紧规矩纪律的笼子,不让任何党员干部心存侥幸肆意顶风违纪触碰“带电高压线”,就要明纪律、亮“红线”、设“雷区”、悬“利剑”、明晰权力边界,明确责任内容,让各级党员干部对党纪国法心存敬畏,知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学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对任何人任何时候只要逾越规矩“红线”,就必须坚持尺度标准,从严从实追责问责,绝不姑息。(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三不变”从严惩治“小官贪腐”,贵在节奏不变。基于管党治吏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一些声音质疑中央惩贪治腐的决心在所难免。其实公众的担忧正是对执纪监督者的压力和考验,如何回应质疑?唯把从严反腐肃纪的各项动作落在实处、产生实效,便是对群众最好的回报。“小官贪腐”虽不比“老虎”腐败的“惊天地,泣鬼神。”,但因多涉及贪污群众的保命钱,可谓“十恶不赦”,不以严惩,无以彰显党纪权威。当前,全面脱贫攻坚正进入关键攻坚拔寨期,集中惩治基层腐败,就是为扶贫事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清朗的政治氛围。保持“拍蝇”节奏不变,就是要将从严惩治“小官贪腐”抓常抓长,一方面彰显根治基层腐败的决心和意志,另一方面持续减少腐败存量,改善基层政治生态,营造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氛围。(文/伍文胥)
“三不变”从严惩治“小官贪腐”的评论 (共 15 条)














- 折腾 审核通过并说 hi~ V友taomao17 邀你加入某宝内部找券群,关注公号:taomaozhaoquan 可自助查优惠券~有钱不任性,买啥直接搜,找到就能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