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于立:宁愿单着,也不孤独

2016-04-11 08:19 作者:余力学文  | 1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或许未来的规划过于圆满,若不是年龄已经足够大了,我是绝不会考虑与另外一个人的命定缘分的。

以前也是从人堆里面走出来的,所以我自然能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有的人天生让人亲近,有的人表里不一,也有的人劣迹斑斑而无法亲近。最深刻的感触是,相处的时间久了,对方的缺点也就凸显出来了,因此常常导致与彼此当初设想不相一致的结果。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孤独,虽然处在人来人往当中,却会抑制不住地保持内心的静寞,所有表现出来的只不过是因为伤心而结出来的层层加厚的茧子。

在我看来,孤单并不可怕,孤独才是让人担忧的关键,孤单反而会帮助人们走出因为他人的不了解而导致的内在孤独。

当然,选择孤单也绝非容易的事情,其中必然涉及到来自于生活的种种考验。

首先,需要自由。现代人的成长历程,似乎总会有意识无意识地向自由靠拢。脱离父母的身边,体会到群体生活的乐趣;脱离群体的约束,体会到独立生活的舒畅;脱离物质的羁绊,体会到发自精神的愉悦。一次次的选择都在升华着我们的自由,我们也因此与自己生命更加亲近。(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随后,必然要求慎独和学习。自由到了极点,面临的诱惑也随之放大,这时候保持应有的警惕十分必要。每个人的生活都不缺乏亮点,缺少的只是寻找这些亮点的一双眼睛。我们需要学习,需要慧眼识珠地从泛滥成灾的信息汪洋中提炼出能够促进自己成长的养料,需要冷静理智地从美丑杂陈的原始知识中剔除掉可能诱使生活偏向的腐质。至于学习的体验,会因为我们的职业习性存在很大的不同,也会因为不同的人生经历导致境界的高低,从另一面来说,差异的存在又会促使进一步的慎独和学习。

学会孤单,最大的益处在于对自己的极大肯定和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深入领悟,所以保持必要的孤单让人内心充满了希望,面对来自生活的考验也张弛有度。

基本的考验是,人际交往遇到阻塞,生活节律被打破,视界的狭窄也必然导致个人关注的片面化和生活思维的断断续续。长时间的个人生活,曾经澎湃非常的心灵逐渐冷静了下来,也越来越多地体会到来自于生活的另眼相待。语言能力变得时好时坏,处理日常事务颠三倒四,甚至外在的不便也导致了思想的空白和行动的僵化,逐渐有了被生活遗弃的可怕错觉。

群体交往的一个要点,就是获得更多的关注,保持自己的存在感。虽然周围的圈子总在变动,但是也总会有这么一种人充斥在我们身边,他们总是不分时机和场合地呱呱乱谈,以此彰显自己的交际实力,又或许为了摆脱个人生活的孤单特意使然。然而,“巧言令色,鲜矣仁”,这样的做法最终也只会徒增自己的虚伪,招来他人的厌恶罢了。

要做到完全的孤单,总是不现实的,也是有违摆脱孤独的初衷的。所以,适当的时候,远离孤独,学会融入群体的生活,与人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也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因为孤独,我们选择孤单;因为孤单,我们选择交流。也许,在这样来来回回的折腾当中,我们只是为了坚守真正的自己,同时也为了真正地融入生活。

所以,倘若摆脱孤单的代价是为了孤独,那么我会毫不迟疑地选择宁愿单着,也不孤独。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30169/

于立:宁愿单着,也不孤独的评论 (共 11 条)

  • 心静如水
  • 襄阳游子
  • 春暖花开
  • 诗心云卿
  • 潇潇
  • 沧海一笑
  • 歪才(卢凤山)
  • 雨袂独舞
    雨袂独舞 审核通过并说 欣赏!问好!
  • 折腾
    折腾 审核通过并说 热热热!夏天到了,你一定需要这个!http://www.boxiutianxia.com/post/qingliangzuodian.html
  • 余力学文

    余力学文谢诸位赏评!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