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政策为中国梦提供人才支撑
“三不”政策为中国梦提供人才支撑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3月22日新华社)
时间进入“十三五”,“四个全面”战备布局实施进入关键期,面对现实发展困境和未来宏愿,时间紧迫、形势严峻、任务沉重、挑战重重,如何凝聚力量助力发展?关键的动力来自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如何集聚人才力量?关键在建立能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流得动、用得好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使人才管理机制更加科学,人才评价、流动、激励机制更加完善,全社会识才爱才敬才用才氛围更加浓厚,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人人皆可成长、人人尽展其才的政策法律体系和社会环境。
事实上,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关键核心就在于破除思想观念和体制束缚,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这既需要树立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将需突破僵化制度约束,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主动参与国际人才竞争,打破观念束缚和制度制约,将国内外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意见》所阐述的“人才新政”似乎可以根据为“三不”政策: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
“三不”政策为中国梦提供人才支撑。不唯地域引进人才,就是要打破地域界线,击碎条条框框的束缚,不局限于一隅,树立选才引人的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事实上,科学的选才引才机制需要的不只是打破地域限制,更需抛却国藉、性别、年龄、资历、学历、关系等固有陈见和歧视,坚持唯才是举的选才引才观。“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科学的识才选才引才机制制度就是最英明的“伯乐”。
不求所有的开发人才,就是不必将人才完全统属于下,打破人才开发固有观念和制度惯例,将人才视为一种开放性的合作主体和社会核心资源,将开发人才作为一项战略投资和合作方式,从而实现人才资源的动态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既能让人才的价值最大化,又能让人才开发的投入者获得几何倍数乃至无法想象的巨大回报。面对经济社会深刻转型期的困境和“阵痛”,事实上,许多市场主体无力承担高质人才开发的成本,这需要国家通过政策、资金扶持,将人才开发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实施,建立、支持专门人才开发机构,使国家人才资源有质的提升,真正成为世界人力资源强国。(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不拘一格的用好人才,就是要为人才构建留得住、流得动、用得好的政策法律体系和社会环境,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与国家、企业等用才主体价值最大化的高度统一。用好人才,就必须打破陈旧观念和僵化的用才机制制度,精准识别各类人才的最大优势和最大价值,既不浪费任何一个人才及其可能的潜力,又需实现人才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高效利用。(文/伍文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