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顶子山
大顶子山
史忠和
我居住的地方是东北的一个小山村,后面是一座山,叫“大顶子山”,与众多的名山相比,它实在是太小太矮太普通太平凡太微不足道太名不见经传了,没有参天大树,没有奇峰怪石,没有古老的传说,没有动人的故事,据老人讲,这里当年是清朝道光皇帝的圈猎的狩猎围场,有名字曰:鹿圈沟。但是没有皇帝和王爷们的到来,只是当地的乡亲们在这里圈养过鹿。直到文革期间,这里的鹿就再也不见了。
这里没有丰富的矿藏,更没有风景名胜。正因为此,歪打正着却保全了这里的金贵之身。这么多年,这座小巧玲珑的秀山没有被野蛮开发,没有被胡乱造景,没有刺耳的喧嚣,没有刺鼻的铜臭,也没有成堆的垃圾,有的只是秀美的内涵、荒蛮的外表和野性的品质,让我格外喜欢。
大顶子山原来是一座很高的山,山上的路很陡,抖得得让人走起路来累得喘不上来气。小时候,老人们常讲,过去这里是辽源通往梅河口的必经之地,日寇占领东丰县城以后,为了夺取梅河口,在这里与隶属于东北抗联的将士们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阵地争夺战。抗联战士为了保卫梅河口,保卫家乡,他们利用这里险要的地势,与鬼子进行了长达几个月的阻击战。鬼子用火炮猛烈轰炸,整个山尖都被炸平了,我抗联战士誓与阵地共存亡。经过浴血奋战,日寇损失惨重,终于放弃了这条道路,绕道影壁攻打梅河。现在的大顶子山还有很多当时遗留下来的弹坑和掩埋战士的坟冢。
如今,山上到处是树,红松、樟子松、油松、桦树、柞树、刺槐树、---虽不那么高大,但应有尽有,各显自己独有的姿色,簇拥在山坡上,沟壑里成片成林,一眼望不到边,大的小的,高的矮的,密密麻麻,比肩接踵,赛着伴似的刺棱刺棱,一天一个样地茁壮生长。厚厚的野草为底色,高高矮矮、胖胖瘦瘦、呼呼啦啦、扑扑扬扬。山上有各种各样的野花,山里红、蒲公英、小叶菊、满天星、马兰花、野玫瑰……无拘无束十分野性,每到花开时节,满山野花便被成群结对的蝴蝶和蜜蜂团团围住,蝴蝶咬着牵牛花耳朵倾诉衷肠,蜜蜂则钻进野百合的怀抱只露出半个屁股,谁看了都觉得难为情。山花五颜六色,千姿百态,丰盈优美,美轮美奂。山林里清脆婉转的鸟语,又给山林增添了活气,这是山林流动的美。五彩的雀儿唱响山林,歌唱它们可爱温馨的家园。(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我喜欢在有月的秋天的夜晚走近大顶山,我从山的这边等待着月从山的那边升起来,月光亲吻一下我的脸颊,又去抚摸山林。山林浑身暖融融的,轻轻晃动着树梢,树梢晃动,月也晃动,透过满山绿叶,洒下一地碎银。我就在山脚下坐着,就像坐进银河系里的一只小船。听着昆虫在草丛中低吟浅唱演奏小曲,看着星星在空中眨巴着眼睛变换几何图形,闻着花草散发出湿润爽滑的阵阵清香,抱着松涛,枕着北斗,看群山宛在身旁。绿野阡陌,风情万般,举目苍穹,俯仰天地,情系青山,心境悠然。
大顶子山的评论 (共 9 条)








- 草木白雪(李淑芳) 推荐阅读并说 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