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意改革凝聚四川不断崛起的力量
锐意改革凝聚四川不断崛起的力量
3月7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在人民大会堂二楼东大厅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继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来到四川代表团,亲切看望各位代表,参加审议并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参加审议。(3月8日《四川日报》)
“十三五”的征程已经开始,决胜全面脱贫攻坚的号角已经吹响,在五大发展理念的科学指引下,四川的“三大发展战略”正深入实施,“两个跨越”正奋力推进,经济社会民生等各方面事业持续发展和改善,党建不断加强,宣传舆论、文化建设、法治建设等取得可喜进展,当发展的脚步踩在新的起跑线上时,便会有新的机遇新的挑战。
认清新形势,才能找准突破口,凝智聚力,破旧立新,激发发展的内生力量。不容回避,新的经济常态下,任务异常沉重,时间异常紧迫,挑战异常繁多,形势异常严峻。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必须清醒而深刻的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客观必然性,科学分析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全面而准确的认识到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所在,找准切入点,锐意改革,破除旧经济行政机制体制的束缚,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科学的进行制度的顶层设计,不断构建新的经济机制体制,去适应把握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
破除发展困局,唯以改革。实践说明,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是极其成功的,在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中国人“摸着石头过河”探索出一条摆脱贫困落后通往富裕、强大的光明大道。对于转型发展中的四川而言,同样需要破釜沉舟、锐意改革的勇气和决心。当前,经济社会正处于全面转型升级阶段,作为西部的人口经济文化大省,四川如何科学定位、找准发展着力点、科学谋划发展蓝图、书写中国梦四川壮丽篇章?从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支持三州、秦巴山区、地震灾区、大小凉山地区全面脱贫攻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到布局战略新兴产业、高端制造、高科技创新研发基础,再到进一步完善基层干部激励机制,每一项全局性的工作的落实必然涉及到机制体制上的改革以摆脱束缚获得突破的动力。
锐意改革凝聚四川不断崛起的力量。在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必须以五大发展理念作为指引,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锐意改革,破除制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找准短板、综合施策、精准发力,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供给结构对需要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聚焦创新机制体制改革,破除制度制约,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培育新的经济产业支撑;落实中央关于政治待遇、经济待遇向基层干部倾斜的政策,持续深化干部监管制度改革,落实“能上能下”机制,充分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完善育才引才留才用才的激励机制,不断增强四川发展“智的力量”;持续推进法治兴川建设、夯实综合治理法治化水平;持续推动简政放权,减少行政成本,提升行政效能,确保各项务实惠民措施延伸至“最后一公里”。(文/伍文胥)(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