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农的第二故乡——灵魂深处的自由
老农的第二故乡
——灵魂深处的自由
(一)十月的夜,静悄悄。
老农推开门,走在星空下。安详静谧的夜晚,空气中已弥漫着一丝淡淡的寒意。仰望星空,繁星点点;脚踏实地,坚实有力。往事如烟,何须回首;人世苍茫,转身赴道。怀古幽思,立天地之际,绪天下太平!
这里,淳朴的民风,宽阔的大地,肥沃的农田,婷婷玉立的各种不知名的大树,一切的一切吸引着感染着老农。老农端着一杯刚沏好的茶,在夜色下还冒着浓浓的热气,散发着浓浓的清香味儿,微白的气体伴随着清香飘在夜空,久久未离去……老农每次出远门都要从家里带些茶叶,久而久之,习惯使然。茶如人生,需慢慢品尝,泯一小口茶,沁人心脾。这茶叶,是母亲辛辛苦苦,一片,又一片,从茶树上摘下来的,并要经过几道工序,方能制成。
老农带上一箱沉重的故纸,于中秋花好月圆之际,悄悄的来到第二故乡。虽然在家乡也有“农田”可耕,但仍然选择了远方——第二故乡。在老农的心中,也许有很多话想说,有更重要的需要追求……(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二)走过了夏天,进入了秋天,岁月悠悠路漫漫。在这静静的夜晚,行走于星空下,遥望南国的天空。自由的灵魂如同密涅瓦的猫头鹰于薄暮降临时悄悄地起飞。也许只有在如此的环境下,思想在自由的国度里才自由自在的飞翔,没有外界的打扰,没有灵魂的束缚,没有利益的纷争,该是多么美好的人生佳境!在现实的生活中建构心中的乌托邦,也许不切实际,但人生是多么需要一份坚持与执著!
翻过过去的一页,在灵魂中时常怀念着苏格拉底式的机智,亚里士多德式的渊博,笛卡尔式的怀疑,康德式的批判,黑格尔式的深刻,尼采式的苦痛,弗雷格式的明晰,维特根斯坦式的锐利,卡西尔式的通达,海德格尔式的深沉,托克维尔式的宽容,罗尔斯式的精致。老农从触摸书本的世界里,更多的带着理想主义的情怀批判现实,认为怀疑与批判是每一个知识分子的义不容辞的责任,需要时代的担当意识。在触摸大地的世界里,就需要在怀疑与批判的基础上承担一份建设性的责任。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国家乃人民之事业。
只要民族没有复兴,我们的责任就没有完成,只要天下还有贫穷的人,就是我们自己在贫穷中,只要天下还有饥饿的人,就是我们自己在饥饿中,只要天下还有苦难的人,就是我们自己在苦难中。8号,前几天,一个令老农久久难以平静的日子。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颁给了一位中国人LXB。也许99%的中国人不知道这个人的名字,不知道他现在身在何处,更不知道他二十几年来的处境,但,老农相信,一百年后或者永远历史会记住LXB。我们的民族是一部苦难的民族史。虽然我们用眼睛看到的是快速发展繁荣的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在当今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重要的影响力。仅仅用眼睛看到的可能只是绝大多数国人所希望呈现的歌舞升平景象,但要认识一个真实客观的中国(一定程度上包括整个世界),更多的需要深邃的洞察力。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一个国家的发展进步,总有一些真正优秀的民族脊梁先行者用自己的鲜血为代价换取人类文明的前进。只可惜代价实在太大太大!“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朝末年最具哲学气质的践行者至今仍萦绕于老农心中。也许人类伟大的思想诞生于两处地方吧:监狱和孤独的星空。
两个月前,老农怀着敬畏的心情踏上了洞庭湖中心的君山岛,走进了建新农场。那里已不是三十多年前的模样了,现在放眼望去,尽是绿茸茸的青草、一排排整齐的树木、一群群牛羊。可三十多年前的这里,可以说是当时中国景象的一个缩影。老农每每读着《牛鬼蛇神录》,心潮起伏,翻江倒海。杨小凯,已经离开了我们6年了,英年早逝,可谓天妒英才。二十岁时怀着忧国忧民的精神写下了一篇《中国向何处去?》的文章,因言获罪,在建新农场的监狱里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十年。后来在短短的二十来年里成为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有良知的思想家。这个世界唯有头顶的星空与内心的道德法则,是老农敬畏的。那天,在君山岛,老农向这块土地深深地鞠躬……
当今中国,又站在一个新的十字路口——中国,向何处去?
深圳,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能否重新肩负起中国改革的重任,进而推动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依然没有明确的答案。中国从改革开放前的没有选择的标准走到了今天没有标准的选择的路段,矛盾与问题重重。腐败问题、收入分配差距、道德信仰真空化成为关系中国生死存亡的最主要的问题,关系到共产党的统治合法性。胡温体制还有两年将交班了,不能否认这8年来的成就。锦涛和家宝同志等第四代中央领导人也强调要加快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但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深层次矛盾问题不能因特殊利益集团的阻碍而丧失改革动力!习李体制即将接班,老农有句话:以政治为生仅是职业,为政治而生乃为事业!
老农不认为国内新右派所主张的实行西方式的自由民主制是中国改革的方向,更反对新左派的回归传统,自我僵化。借鉴新加坡模式,建设法治中国,老农一直在思索中国的前途与命运,位卑未敢忘忧国,希望能在这两年里完成一本关于中国与世界的书——
……
……
夜已浓,茶已尽。思绪交错万千感慨,政通方能人和也!
注:此文作于2010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