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有感于罗刹国的用人之道

2016-03-03 16:00 作者:诗心云卿  | 2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蒲松龄在他的《聊斋志异》中提到了一个海国——罗刹国,中国风流倜傥、翩翩佳公子马骥乘船外出做生意忽遇大风暴虽然侥幸活命,却被吹打到一个陌生国度——罗刹国。当然他也通过马骥的所见所闻讲叙罗刹国的用人之道。在罗刹国让马骥有幸见识了罗刹国的用人之道,罗刹国的选拔官员不是以人的才德来评定,而是以貌取人。罗刹国的审美观恰恰与我们中国相反,我们中国认为是美丽的人,在罗刹国却被看成为了怪物,而在我们中国认为最丑的,他们却认为是最美的。罗刹国选拔官员也停留他们的审美观上,认为长的奇特,长的奇形怪状的人才是最美的,也才有资格为官作宰,因此罗刹国那个宰相之所以能够当宰相,不是他才德兼备,品学兼优,而是他们国家认为长的所谓的美丽。你看他在蒲松龄的笔下下是个什么样子,两只耳朵长在了后脑勺上,三个大鼻孔呼吸着自得气息,眼睫毛如同帘子直垂而下,在我们中国可可以说怪物中的怪物了,可是在罗刹国却能够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而相对而言官衔小一点的反倒长的有点象人的样子,可是那些长平头正面的人在罗刹国反倒被认最丑的,因此相貌也注定了他们永远没有出头之日,不仅没有做官为仕的机会,就连生活都成了问题,因而才出生就被父母认为不吉利,有的从小就被父母抛弃,即便不被抛弃勉强留下的也是为了传宗接代,因此那些看起来长平头正面、象人样子的人当然只能只能是受穷受冻的平民百姓了。因而在我们中原国家被认为是风流倜傥、风度翩翩美男子马骥到了罗刹国,被罗刹国的人认为是怪物也就不奇怪了。

平常看一些历史书籍,从史书得知,历史上我们国家那些开明的君主是广纳善言,因此才有了《邹忌讽齐王纳谏》历史故事,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的历史记载。在选拔官员历代也是选贤任能,因此有了选贤不避亲,选贤不避仇的佳话,并且在民间广为流传。历史上还有开科取士的例证,即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选拔品学兼优的人为官,总之是唯才是举,任人唯贤,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是我们国家历代发展的根本。我们知道的就有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以及曹操的唯才是举的历史故事。一直以来只因为我们中国都是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在农村几乎每一家都有祖宗牌位,上面写着“天地国亲师位”,可见老师的地位也是榜上有名,也因此才有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五千年文明,。

所不明白的是解放以后在那将近三十年的时间里,我们国家在任用干部的时候居然是讲的是阶级,凭的是成分,因此就有了连自己名字都写不来,斗大的字不认识的一个个的雇农老大哥纷纷当上了乡村级这样那样的大小队干部,就如我们这里那些生产队时期的干部们讲话都是结结巴巴的,他们平常就连连话都讲不清楚,一句话都说不完整,有的一说话就流口水的什么稻草火了,蓑衣龙了成了当时生产队时期的干部。平常不知道是赶骡子还是毛驴的也成为了土改时期的村长,一些平常在村子了闲游浪荡,游手好闲的二牛懒汉也乘机钻进了生产队时期干部队伍,当上这样那样的治保主任,治保委员,这些人不知道对共产党到底有什么贡献,对中国革命有什么功劳。相反地那些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流血牺牲,对中国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的老革命,老同志反倒一个个被打成了走资派、当权派、右派而被打倒。而且不管大小队干部也好,治保主任,治保委员也罢,他们都是终身制,有的地方是老子当了儿子当,搞世袭制,我们这里一家是老子是陶器社的治保主任,而儿子则是农业社的治保主任。其实这些人在解初期土改时期一个个被评为了特号的雇农,他们也分到了村子里最好的土地,但是这些个平常在在村子里的好吃懒做,东家混吃喝、西家去蹭饭,收着吃借的赌的,偷鸡摸狗、顺手牵羊一样也少不了他们的份,这些个二牛懒汉却因为不懂耕种,不懂稼穑之事而把分到手的 土地转手倒卖了,他们在卖了自己所分到的土地之后就叫嚷着成立什么互助组,成立什么合作社,然后摇身一变变成了合作社的领导干部了。

当然不可否认,在当时不可否认在当时确实有部分人家因为战争的缘故没有劳动力栽种土地,一些人家因为家人生病等一系列的天灾人祸的缘故不得也卖了土地救急。但是不是全部,而这些因素也成为了那些二牛懒汉叫嚷成立什么互助组、合作社的理由,而他们乘机当上这样那样的大小队干部,治保主任,成了统治一方将近三十年的土皇帝。

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期,那些个二牛懒汉抓住时机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了这样那样的造反派,他们践踏中华文明,对一切中国历史文化来个全盘否定,对历史文物来个打砸抢,让我们国家五千年中华文明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给造成了中国历史不可弥补的损失。

在那个大谈特谈的是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年代,上大学都是保送,只有贫下中农的子女才资格上大学,也因此出了交白卷上大学的张铁生之类的人物,当然也成为我们国家历史的荒唐事和历史笑话了。一些生产队队干部不但不以外没有知识文化而为耻,还认为是光荣,因此经常在大会上讲我是大老粗,粗了不能再粗。我不认识字还不是照样当干部。你们有文化又怎么样,还不是走资派、当权派、臭老九而被批斗、被打倒。请问这样的人当领导,我们国家的经济怎么会发展,老百姓怎么会不越过越穷呢?(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其实我从历史了解到在那战争年代,新中国的一代的开国元勋、元帅和将军,他们都是有文化,有知识的。他们的出生都是富家子弟,如果按照后来的阶级成分来评也不都是后来的所谓贫雇农,即便出生于贫雇农也都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有相应的知识含量,有的是上过黄埔军校的,当然也有一部分是在战争中锻炼成长起来的,他们根本不象解放以后的那些生产队干部们大字不认识一个,只会唱高调的大老粗。

最近看一些抗日战争片,那些优秀的指挥员,他们的出生也都是有钱人家,也是后来说的地主资本家。诸如《苍狼》中的陈天放、《豹》中的周卫国、《风影》中的冉华、《热血英雄》中的关鹏,《光影》中的安国等,他们有知识,有文化,所以才能成长成一代优秀的指挥人员。

好在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国家新的一代领导人进行了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让能者上,让庸者下,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也才让中华民族的发展重新走上历史的正轨,让中华民族的文明得以继续发展。经过几年的时间,勤劳的人,致富了,聪明的人,改变命运了,学习的人,改变人生了。总之,在三中全会以后,是山高任飞、海阔凭鱼跃,也就是邓小平说的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因此我们国家在各条战线上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优秀人才,有的还成为一代精英,也就是老百姓说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20258/

有感于罗刹国的用人之道的评论 (共 22 条)

  • 雪灵
  • 淡了红颜
  • 雨袂独舞
  • 襄阳游子
  • 江南风
  • 浅笔抒写
  • 艾葭儿
  • 九霄云客
  • 安之若素
  • 暖风拂.故人羞
  • 香樟木
    香樟木 未通过并说 例证多,知识储备丰富,但文字功底不够,较乏味
  • 大三畢業

    大三畢業好在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国家新的一代领导人进行了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让能者上,让庸者下,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才让中华民族重新走上历史的正规,也让中华民族的文化知识继续发展。

    赞(0)回复
  • 林泽祥

    林泽祥欣赏!

    赞(0)回复
  • 成事在天

    成事在天欣赏,点喜欢!

    赞(0)回复
  • 鲁振中

    鲁振中笔者知识渊博,见解独到,佐证富含丰富的人生哲理。文风朴实无华,文笔流畅自然。推荐阅读!

    赞(0)回复
  • 诗心云卿

    诗心云卿回复@鲁振中:感谢文友的评价

    赞(0)回复
  • 王平如是说

    王平如是说长平头正面、象人样子的人当然只能只能是受穷受冻的平民百姓了。欣赏佳作,问好笔者!

    赞(0)回复
  • 归真

    归真那些优秀的指挥员,他们的出生也都是有钱人家,也是后来说的地主资本家。诸如《苍狼》中的陈天放、《雪豹》中的周卫国、《风影》中的冉华、《热血英雄》中的关鹏,《光影》中的夏安国等,他们有知识,有文化,所以才能成长成一代优秀的指挥人员。

    赞(0)回复
  • 雲翊

    雲翊赞!

    赞(0)回复
  • 湟水逍遥翁

    湟水逍遥翁美文分享

    赞(0)回复
  • 当太阳落下

    当太阳落下品读欣赏,点赞。推荐!

    赞(0)回复
  • 笔墨丹青

    笔墨丹青欣赏了。写的不错。祝福文友开心。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