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说神来之笔

2016-01-14 08:09 作者:远山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读李白诗,每见神来之笔,例:“蜀道之难难以上青天”,非常人所能道;“抽刀断水水更流”,非常人所能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便我不得开心颜”,非常人所能抒发。仙风飘逸,不同凡响,此诗仙李白之高格。古人往往说李白的诗难学,难学正是神来之笔的特征。所谓神来之笔,全出自诗人胸臆,平白而出,美妙绝伦,而又让人难以模仿。说李白诗难学,非李白的诗艺难学,而是李白多有神来之笔,神来之笔难学也。

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亦为神来之笔。陈诗不描写景物,不托物只言志,只抒发触景所生的情怀,同样意境全出,感人肺腑。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全曲只写景物,不抒情思,而意境全出,情满于纸,确为不可多得之佳作。然此作虽佳,笔者却不列为神来之笔,因其作可供常人模仿而成。

凡神来之笔,往往脱出托物言志,寄景生情的惯式。其难学不在技巧,而在诗人的气度和情怀。学不好很容易流于空泛,反为败笔。神来之笔以稀为贵,以奇为贵,但并不是说神来之笔独高,苦心推敲或自然涌露的符合诗艺规范的佳句同样光彩照人,流芳百世。神来之笔乃诗园奇葩之一枝而已。

诗之优劣,取决于打动人心的程度,感人即好诗。好诗必有一定的艺术功底,但也不全依赖于艺术水平的高低。民歌出自底层,亦代有佳作。诗人抒发了真情实感,又为读者认同,引起共鸣,就是佳作。神来之笔很有这方面的特点。李白的诗,出自其独有的气度和情怀,这种气度和情怀又以天才的艺术手法表达出来,所以产生了家喻户晓,有口皆碑的艺术效果。李白的艺术可学,其气度和情怀则难学。毛泽东的诗词也类似这种情况。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发表了《沁园-》,一时反响极大。国民党当局组织一帮文人写作,企图压倒毛泽东词的影响,结果可想而知。毛泽东诗词在当代独树一帜,首先源自作者伟人的气魄和胸怀,不仅是艺术水平的问题。纵当今文士烂熟诗艺,苦心推敲,也是无法企及的。

神来之笔,不纯以艺术取胜,而艺术又在其中。它得之不易,学之难成,常人可望而不可及也。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810905/

说神来之笔的评论 (共 9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