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村庄的小河

2015-11-26 14:53 作者:晓染霜林醉  | 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金晓林

每个人心中流淌着一条河,那是一条永远流在心中的河。任流年不止,任草木零落,那条河在心田里总是奔腾不息。它泡哮着,让我在失意挫折时抖擞精神;它奔涌着,让我身在他乡无助时找到慰藉与滋润。那条河流淌的不只是奔腾的川水,也流淌着一汪暖暖的,一份天涯海角处缱绻的乡愁。

我的村庄前面是一条弯弯曲曲的渠首河和一片开阔的田野。多少年来,这条母亲河迤逦在村庄的田野上。村庄的人口不断增加,村庄不断向南北伸展,河流也就不断地靠着村庄逶迤,滋养着村里的一代又一代子民。隔河相望的是一个名叫塘角陈的村庄,这个村庄不大,也是倚山畔水一样的美丽,多少年来与我的村庄子民同喝一河水。两个村庄多是亲戚关系,从没发生过纠纷。尽管我们村的水田延伸到这个村子的门口,种的庄稼如同在自家门口一样保护完好。

村庄后面是一个呈南北延伸的土岗,村庄就像一个安静的孩子睡在土岗的怀抱里。土岗上是一片四季葱郁的枞树林。枞树林再往东行约200米,就是充满传说的担山。原来咸宁的担山乡,就是以此命名。老人们常以此自豪呢!最值得乡亲们骄傲的是咸宁县政府在村子里开现场会。改革开放前,我们村子充分利用了自己有山有水的优势,除了发展种植业外,也大力发展石灰窑副业,农民收入在咸宁大冶一带算是很高的。据我所知,我们一个男劳力当时的满工劳日收入最低时是六毛四角钱,最高年份可以达到一块两毛钱。正因为这,我们村在那一个“农业学大寨”的时代常被县里作为先进模范村的榜样,县、乡两级农村工作的现场会时常在这里举行。那时我很小,记得会址就在村庄后面的松树林里,我们小孩跟着大人在那儿穿来穿着去,嬉闹追逐,好不开心。站在担山看村庄,玉带似的小河是绕在村前的丝带,飘在金黄的菜花里,飘在碧绿茁壮的禾苗里,飘在沉甸甸的谷穗里,飘在空旷寂寥野里,也飘在村民的呓里和乡愁里。

渠首河发源于阳武干渠,因此而得名。它绵延上百里,流经大冶、江和鄂州,最后汇入梁子湖。在我的村庄,渠首河流经的地段严格来说是一个从南向北延伸的狭长型的平原,越向北,平原变得越开阔。河水平时并不大,只是在大暴季节,偶尔溪水猛涨,大有波涛汹涌澎湃之势。平时河水清澈见底,水底生长着茂密的水草,像女孩的长发在水中轻轻飘拂,鱼儿在其中快乐地游来游去,间有褐色的小蝌蚪穿梭在其中,在水里弹奏流动的音符。河水年复一年地唱着四季歌,天唱绿了草甸杨柳,唱黄了一畈的油菜花,唱青了菜地里的水汪汪的青菜,唱红了园子里的杏花桃林,唱白农家的李子犁花,也唱乐了老百姓的笑脸。每逢暴雨来临,溪水咆哮,发起淫威,河水漫过河床,阡陌小道,淹没稻田,乡亲们眼看到一年的辛苦和到手的收获就这样被无情的洪水地夺走,心里总不是滋味。这是的一个靠天吃饭的年代。

河水最热闹的时候要算夏天的黄昏了。晚霞徐徐升起,孩子们在水中戏闹,在沙滩上追跑。等到忙碌一天后下河洗澡的大人到来,孩子们方才安静下来,听着大人们讲述关于这条河流、关于这个村庄和与村庄有关的人和事,或是女人们洗浣时聊起的哪村哪家发生的八卦。小溪虽有脾气,偶尔使一下小性子,但河水更多的时候是把喜悦和馈赠给她的子民们。(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秋天来临,虽是秋旱的季节,因为有河水的滋润,菜地与田野总是青菜葱绿,生机盎然。满地的瓜香果香,诗意般弥漫在乡村洁净的空气里。满眼的稻黄在秋日的晚霞里婆娑摇曳,哞哞的水牛声和孩子们在田野嬉闹声打破了黄昏的宁静。天来了,河流变得平静,同大地一块冬眠,她的任性收敛了许多,对她的子民们更加慈祥了。当大雪纷飞,孩子们来到河滩堆雪人,打雪仗,更有一些大胆的孩子驱赶水牛在雪地奔跑,体验“骑兵”的感觉。尽管孩子们有时从牛背上摔跟头,伤了筋,动了骨,但孩子们还是抵挡不住这种刺激的诱惑。

河边枕着蛙声睡去的你,是不是含一脸青涩年少如初?那一排温柔摇曳的老柳,是不是还依旧那样丰姿绰约?那一团团河畔的野花,是不是还那样依然璀璨耀眼?那浅滩上的鹅卵石,是不是还仍然有那么多光着屁股的童年围着你追逐?.....念着你,于是,我又进入了你的梦乡。

2015.11.26于咸宁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99749/

村庄的小河的评论 (共 4 条)

  • 老党
  • 荷塘月色
  • 春暖花开
  • 听雨轩儿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