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差距大,是建立和谐社会大忌

昨天遇两个的熟人,闲聊时说起各自拿的退休工资。两个人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同一天进入财税部门工作的。后来,根据工作需要,一个被组织分配在房产修善公司上班,成了工程技术人员,九十年代后期,单位难以为继,养老金都是为自己缴的。一个进入金融部门,搞财务工作。退休后,进房产部门的,一个月退休金2100多元,进金融部门的,退休金5200多元。退休金少的调侃道:“没球得我本事大,比我拿的钱还多,没得天理啊!”另一个还口道:“天下有本事的人,多如牛毛,还在乎你一个。”
无独有偶,晚上看到一个资料,也是说这退休工资双轨制问题吧。他们是文革后恢复高考时的第一批大学生,毕业的分配到企业。九十年代,企业改制,权贵们的子女都调到党政事业单位,他们农家子弟,没有背景,只能坚守企业。现在他们的退休工资只相当于在机关退休的他们同班同学的三分之一。这么不合理的事情,就是见不到谁代表他们去要求,去解决,去发声。甚至在每年一度的两会上我们也听不到哪位代表讲这个问题。
中国目前社会贫富差距很大。就工资收入这方面来讲,显然有分配制度规定不合情不合理的地方。很多人的高收入,并不是自己多创造了社会财富,做出了什么突出贡献而应得的。同资历同水平同能力的人,因为进入的单位不同,收入却有着天壤之别,既不公平,也不合理,人为造成社会贫富差别,社会割裂,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大忌,更容易滋生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
要弥合这种差距,关键是要在国家机器中有不同阶层的代表,让决策者能够听到他们的声音。但是,在我们目前的人民代表中,代表官员的很多,代表演职员和体育精英的很多,代表老板和其他有产者的也不少,却几乎见不到能够代表工人、农民和下岗职工的人。底层弱势群体声音,高层很难听到,他们的诉求,自然难以引起高层的重视,不利于问题解决。
政府的基本职责,是为社会制定一套公平的比赛规则。然后,在社会成员比赛过种中,当好栽判员,并能对比赛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制定出调整和纠错机制,保持一场竞争比一场竞争公平合理,日臻完善。具体到收入公配上,消除工资收入分配上不公平不平等,以及退休金上的歧视性的双轨制,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竞争环境,铲除特权和不平等现象,才是政府的首要之责。也是我们国家保持活力,快速发展,建立和谐的根本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