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人性维艰

2015-09-01 15:47 作者:诺亚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对于“腐败、堕落”这两个词汇,写下来感觉万般沉重,说出来更是难以开口。这两个词汇,想来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人创造出来的,从最开始的无知无识到有知有识,再到后来的无所不是,这也许也是文明发展的一种必然吧。

文明发展的历史,既是一部从蒙昧到智慧的成长史,也是一部从清正廉明到腐败的堕落史。

原始先民,在没有立语言文字之时,是无所谓文明与否的,自从产生了语言而后发明了文字之后,这才有了所谓的制度法典,从而形成了道德理论,而古代的中国,则是完善成“道德仁义礼”系统的文化传承。

如果是早期的奴隶是被迫的,那么后来演变成为奴才,则是一种进步吧。奴才的秉性和嘴脸,自然而然地成了了主人或统治者的鹰犬,其言行举止,也不过就是流氓混混而已。

既已是流氓混混,其后演化成汉贼,进而演化成汉奸的历史轨迹,历朝历代出现的帝王将相腐化堕落至败身亡国的故事,那也是触目惊心,见惯不怪了。

奴隶、奴才、流氓、汉贼、汉奸,这是一种成长过程,其人格表象也是密切相关联的,其本质是统一的,其社会表象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层面表象侧重点虽不同,但其核心本质表现是一致的:就是对世俗欲望和权力利益的执著与疯狂追求。(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远古女娲伏羲、燧皇炎皇、炎帝黄帝就不必多说,因为现代我们能认识的也就是黄帝时期的甲骨文了,而且绝大多数甲骨文我们都不认识。商周文明也很难知道到底发生了些什么,而有所凭籍的文献也大多是秋战国时期的记录。也正是这样的缘故,这才感觉好像突然之间,中华文明突然间就群星灿烂起来了,诸子百家的出现,并非是偶然,而是一脉相承的中华文明发展的必然。

这一时期出现的彭祖、老子、鬼谷子、孔子等以及后来的诸子百家等代表人物,那的的确确可以算是中华文明衣钵传人,只是开枝散叶般更加细化了而已。这些人,都是真正的文化人。

我们一直念念不忘的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其实何止是“坑杀儒家”,百家都在“坑杀”之列。

大秦帝国帝王集权专制的建立,自然而然需要打破以往的文明秩序,以往的文化传播与宣扬就已经不再需要,知识分子只能被统治阶级淘汰出局。

皇帝只需要奴才和太监,只需要权力的存在,所有的知识文化都必须为权力服务,皇权就是真理,皇权就是神权,皇权就是人权,唯有依附皇权,成为奴才,才能继续苟活,才能得以存在。

正是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历经无数朝代更替,而奴才文化越加演化的炉火纯青,其社会表现就是,一大群衣冠禽兽的流氓出现在庙堂与江湖之间。以至于后来面对各民族之间的政权更替之时,演化出汉贼、汉奸这样的精粹什物来。

历史上的忧国忧民仁人志士也不少,却是廖若星辰,清官甚为罕见,“愚忠”“愚弄”成为两个极端。而那时期的科举制度,也不过是皇帝老儿培育奴才精英的手段而已。

文化人被奴化、奸化的原因不是科举,而是演化数千年的文化本身。现代科举制与古代科举制虽然表现有所不同,其本质是一致的——都是为统治阶级培育官吏或人才。因而关键的是如何避免继续奴化教育,使之成为真正的自由文化人。

谈何容易,这是数千年的积淀,有其历史惯性和社会效应,不可能一触而就的。

大清王朝曾经废除科举制,等于断送了秀才们的希望,最终使得相当一部分人走上了反清的抗争之路。一旦面对外族入侵或国难当头时,生死利益面前,“即当婊子又立牌坊”,高喊“国”口号,暗地里“出卖国家”,这在清末与明国时期,何其多多!

慷慨歌闹市,从容作贼囚;

横刀成一笑,肝胆去未留。

抗日战争时期的汉奸,特别是汪伪政权统治下的汉奸,多如牛毛。如今呢?那些但凡有了权势名位和既得利益的官贵富贾们,还有多少留在中国的?

我是流氓,我怕谁?

这就是赤裸裸的人性腐败堕落啊!

灵魂都可以交易,肉体自然也不算什么,道德、良心、诚信、友善就更不用说了。

良知,顾名思义,就是善良美好的认识。当一切都可以交易的时候,还会有良知吗?

灵魂皆已出卖,何来精神可言?正义、平等、自由,见鬼去吧!

回到现实中看看吧,我们的思想文化氛围以及社会环境氛围,一直披裹着厚厚的帝王将相情结和奴才呢!看看那些书籍、电影、电视、小说、报刊吧,再看看那些总会、沐浴中心、发廊、酒家、会所等,无不是最为繁华所在,无不是最为淫靡奢侈之所,这也是那些腐败分子和贪官们所营造出来的繁华胜景呢!

再回到文化界,导师、学生之间是什么关系?臣子们、妃子们、导师们,甚至校长们,多少潜规则演绎出多少繁花似锦的“少年中国梦”啊!

社会正义的守望者,是文化人。然而当引领文化人最终走向奴化的必然,就是腐败堕落。

正本清源,除了人性的自律正觉之外,还需要社会大环境的变革与创新和培育,从而构建真正适合于绝大多数民众的文化环境。

而引领思想文化发展的人是谁呢?自然就是拥有权力的治者,治吏而后党治,治文而后民治。

这才是中国梦的未来。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80703/

人性维艰的评论 (共 9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