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屈原九歌《国殇》联想

2015-08-21 23:45 作者:小艾学农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读屈原的九歌《国殇》是一只悼歌,哀悼死难的国将士。也这是一只颂歌,讴歌为国捐躯的勇士。诗歌不长,却将一场殊死恶战,描写得栩栩如生,如临现场。

是啊,自古以来,有多少爱国勇士为国捐躯,祖国的每一寸土地应该说都有勇士的鲜血。我从小就能感受到我们的安宁生活来之不易,是经过无数的先烈浴血奋战换来的。我没有亲眼看到过战争,但却是从听战争中走过来的,或者说是在战争的阴影下长大的。

七岁上小学,懵懂中戴上了“血染”的红领巾,后又戴上了具有捍卫意义的红袖套,有了木制的红樱枪,也还时常看到真枪。那时候,我们挖防空洞,演习警报漫天鸣叫,总之,我们被不断的提醒随时准备着第三次世界大战,和平的年代中笼罩着战争的阴影。

一九七七年末,一切都在发生改变,我也和大家一样,可以有美好的前程,我考上了大学,是一名医学生,阴影被时光洗涤,我很快从过去的阴影中出来,渐渐的恢复我原本就应该有的天性快乐活泼,享受学习的紧张和快乐。不过就在那时,一场战争却正在进行,战争看似与我们无关,但我们看到了战争的痕迹,因为我们放假回家时坐的火车是运送战士的闷罐车。车子不能正点,一路上让车,大家都在抱怨,议论不太清楚的战争。

一天我们看电影,露天的电影场与往日不同,正中间被拦了起来,坐着有护士陪同的一大群年青伤员,他们十七、八岁,或许有些还大些,但个头不大,大多还很瘦弱。大家开始窃窃私语,这是从战场上负伤回来的战士。我一听好象有点放心了:哦,这就是伤员,原来并没有那么可怕。电影开始了就没有再往下想,电影看完了就争先回宿舍,把战争和伤员给忘记了。

大学的几年时间是很快过去的,我的同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部队,并且还上了前线。前线的猫儿洞,还有那大米堆成的战壕,我们听故事一般的听着一些人描述那场战争。听到的就是听到的,它只能成为一段故事,不过,经历的人就不一样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战争渐渐远去,战争中的人也许他已经不在人世;也许他在家乡带着伤残生活,并且很艰难;也许因为参加了那场战争,他现在已经是将军了;也许他早就离开了部队在某个地方发财;也许他现在是高官,或者已经被双开,甚至已经坐牢。啊,也许,有很多的也许,只有为国捐躯的烈士们,他们不再有也许。

读屈原的九歌《国殇》,我竟然产生这样的联想,唉,说真的,不管战争多么惨烈,英雄多么可歌可泣,我不喜欢战争,相信绝大多数的人是爱和平的,也是痛恨战争的。但是,如果有一天,战争真的来了,我们会成为屈原诗中的将士吗?会英勇无畏为国捐躯吗?

想到这,我不能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但我能静下心来想一想,那些为国捐躯的先烈们,用他们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生活,吉祥的和平生活。我们应该心存感激,心存敬仰。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78481/

读屈原九歌《国殇》联想的评论 (共 6 条)

  • 心静如水
  • 春暖花开
  • 荷塘月色
  • 雨袂独舞
  • WOW
  • 我本豺狼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