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南方去

曾经读到海子的那一句:
到南方去
到南方去
你的血液里没有情人和春天
于是我带着一种对于南方的渴求与向往,在故乡凋零的秋天里,我踏上开往南方的列车,而当我踏上南方的土地时,我失望了,我知道这里也同样没有我的“情人与春天”,甚至我被滚滚而来的热浪裹挟着,而且始终没有对这里的一山一水有过片刻的欣喜。我依然读着海子的诗:
面包甚至都不够
朋友更少
只有一群苦痛的孩子,吞噬一切
是的,只有一个苦痛的孩子,孤独的守望者一方星空,潸然泪下。窗外雨淋淋,北望故乡情。当年自己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到南方去”再一次成为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就要摇曳的落叶,孤单飘零。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海子的诗,我确切的记得应该不会是因为那一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也许是在南方的的第一个不像秋天的秋天里,我看到了海子的那一首《秋》:
秋天深了,神的家中鹰在集合
神的故乡鹰在言语
秋天深了,王在写诗
在这个世界上秋天深了
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丧失的早已丧失
我无法理解海子的深意,但是我却有一种深沉的感触,在那个郁郁葱葱的秋天:
该得到的尚未得到
该丧失的早已丧失
不只为什么在一个丰收的季节里,却总是有一种悲情缓缓的蒸腾而起,既非寂寞的清愁,也非离别的悲欢,只是身在他乡的一种苦闷与难以言说的悔恨。逝去的早已经逝去,无法挽回,海子在苦闷中自寻短见。那时我就发现些朦胧诗的人下场很悲惨,海子卧轨自杀,顾城自缢身亡,北岛也是一生坎坷,舒婷似乎好一点,不过舒婷的诗好像并不怎么朦胧,甚至,舒婷之后改写散文了。不过偶尔在西大的校园里看到一棵木棉,我不由得又想起舒婷的那一首《致橡树》: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人生总归还是有一些美好的感情,尽管可能还是夹杂着某些悲情的成分,就像海子的诗将自己送到冰冷的铁轨之下,却将这些美丽哀婉,精妙绝伦的诗留在了人间。我读着:
到南方去
到南方去
你的血液里没有情人和春天
我寻找着我的情人与春天,在这个充满绿意的南国世界里。尽管我并不喜欢这里,但是我却正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例如读书,例如在深夜写下这些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