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谁肯沙场万里行?

2015-07-04 21:20 作者:楊慕文  | 1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谁肯沙场万里行?

蜀锦征袍自裁成,桃花马上请长缨。

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

----崇祯帝即席赋诗,为秦良玉而作。

有明一代,三百年之基业,十七位皇帝,期间,风流无数,纷纷如瀚海星辰,不可胜数。近年来,随着国内“汉服复兴运动”的深入开展,大明朝再度成为议题,激情飞扬,魅力四射。

在明代众多风流人物中,秦良玉值得一提。秦良玉(1574年―1648年7月11日),字贞素,四川忠州(今重庆忠县)人。享年74岁。明末著名女将。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奇女子。诸君对此,想必非常熟悉。2008年,即距秦良玉将军逝世360年,北京奥组委别开生面,以“火凤凰”为火炬亮点。奥运火炬接力图形中的“火凤凰”图案,就取材于三峡博物馆馆藏的国家一级文物——明代御赐秦良玉平金绣龙凤袍。在该馆一楼的壮丽三峡厅,时隔多年,魅力独具。怀想中华大地,多少人物?生前被众多人敬仰,顶礼膜拜,逝后尸骨未寒,转眼就被人遗忘的人何其多也?但秦良玉却是个例外,一部二十四史,很多时候,都是男人们的独角戏。女人们,躲在列女传里淡扫蛾眉。但只有她,是唯一被史家列入将相传中的女性。类似的人儿当然也有,但没有秦良玉的大气。像花木兰、梁红玉等,前者身世几不可考,后者的成名,或多或少,总有韩世忠的影子在里边。但秦良玉不是这样,她的出彩,自有其独家秘笈。(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天府之国,本自物阜民丰。男儿血气方刚,女儿国色天香。川军,战斗力更是经久不衰,是我华民族的坚强后盾。每当我华夏民族遭遇危机,川军的力量,总是一针强心剂。人都说: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洪武帝驱除蒙元王朝,结束汉人任人宰割的悲惨生涯。定鼎金陵,原本期望国祚永安,祭祀不绝。但二世而乱,建文帝因叔叔燕王篡位,不知所终。国都转移至北平,居安思危,天子守边。对于皇族而言,这是一次阴谋的权利转移。对于百姓而言,只不过是换汤不换药的闹剧。任谁做皇帝,四川的老百姓还是在家吃乌鸦肉炸酱面,年复一年。时间不断流失,多少皇族冗贵跑马灯似的来来往往?燕王以藩王之身份登基,是为成祖。结束“靖难之役”,是时候该重新裱糊如此江山。于是,一代接着一代,大明王朝旷日持久的接力赛开始了。主要斗争目标在于:防备枕戈待旦的蒙古,整顿腐败的吏治,稳定社会秩序,铁腕反腐,力求抓铁有痕,建设和谐有序的中华帝国。这任务,从明太祖开始,就未曾停歇过,多少人为之肝脑涂地,奉献一生。只可惜,因为制度的原因,效果不是非常明显。虽然剥皮萱草,终究无济于事。积重难返,到崇祯手头,大明朝气数已尽,亡国,只争朝夕。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崇祯也是以藩王身份,入主中朝,承继大统,登上帝国金字塔的巅峰。但摇旗呐喊,应者寥寥。发展到这一步,就算神医在世,终究无计可施。“明之亡,实亡于神宗”,对此,史家早有定论。对此应负全责的神宗,早已长眠不醒。在这上面,当然父债子还,一点不赖。矛盾集于一点,明廷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加之裁员不慎,让李自成丢掉饭碗,结果顺势而为,引发一场暴动。后来的满清,出于自身不可告人的目的,污蔑农民起义军为“流寇”,着实是贼喊捉贼。李自成兴起,确实是大势所趋,明廷的覆亡,也是咎由自取。明王朝统治末期,老弱转乎沟壑,壮者铤而走险。李自成失去工作,又没有新的生存途径,唯有反抗。说不定时来运转: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抑或:“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帝国的统治危机,从未如此严峻。山海关外,曾臣服于明廷脚下的建州女真,趁势崛起,兴风作浪。一时间,内忧外患,朝纲失稳。国家,一下子老气横秋、暮霭纷纷。动乱的年代里,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有人想方设法,为国分忧,尽心尽力。有人反其道而行之,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甘心做汉奸走狗。动乱的时候尚且如此,和平的年代,对此,更应该提高警惕。

“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真的是不二的黄金法则吗?面对错综复杂的矛盾,总得有个人挺身而出。保家卫国,在所不辞。不需要振振有词的借口,也不要全面充分的理由,要做,就请全身心投入,以打碎牙活血吞的精神,与现实展开激烈的白刃战。粉身碎骨,万死不辞。秦良玉虽是女子,但同样着这个国家。风同舟,不离不弃。

关外的敌人还在张牙舞爪,野心勃勃,时刻想着进入中原,奴役人民。国内的农民起义军,人数众多,同样不容小觑。仿佛两只秃笔,双管齐下,大明江山,心乱如麻。关键时刻,秦良玉出场了,统率“白杆兵”,为朝廷作最后的坚实抵抗。丈夫被害,伏波之志,移交妻子。代领夫职,冲向敌阵。哪里有战火,哪里就有倩影。这是什么?是一种强者的大无畏姿态。深明大义,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哪怕敌众我寡,依旧冲锋向前。岂敢临阵脱逃,贻羞千古?挥洒激情,荡涤污垢,去除狼烟,一心挽救衰退的国势。川军的旗帜,在祖国的大地上,猎猎作响。自来壮士出川,捷报频传。在一场又一场火热的战斗中,率领兄弟秦邦屏、秦民屏参战,英勇无畏,大义凛然。功勋卓著,朝廷视为心腹。抗击过飞扬跋扈的满洲辫子军,也击败了乘火打劫的奢崇明,更曾对付过杀人如麻的张献忠。为国家出生入死,无怨无悔

面对凶残的敌人,压根儿就不能退缩。一旦退缩,势必遭受凌辱。无论是内部叛乱,还是异族挑衅,绝不能轻言放弃。背后,是朴实的父老,是山明水秀的家国。面前,是潮水般涌来的敌人。唯有进攻,方是取胜之道。姑且将先时的矜持少女,转变为挥戈奋起的壮士。于万人阵中,桃花马上,手握长缨,独缚强敌。昔日的大明,朝廷人才济济,群策群力。而今的朝廷,人满为患,尸位素餐。这落日就要结束生命行程,百费难兴。但苦心不会白负,总有人懂得,这么做,是有意义的。

率领着一群不知疲倦的西蜀男儿,奔波在辽阔的中原大地上,孤军奋战,毫无怨言。抱怨,并不难,人人无师自通。但抱怨能解决问题吗?如果不能,又有何必要抱怨?个人的是是非非,与国家相比,孰轻孰重?不言而喻。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再也经不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角逐。民众苦思冥想,何去何从?天子宵衣旰食,不能寐;兄弟捐躯赴难,马革裹尸。国难当头,再也不是你我缺斤短两斤斤计较的时刻。个人的力量或许于事无补,但有胜于无。退一步,便是民族的败类,国家的蛀虫,政权的叛徒。秦将军,从未曾动摇。爱国,与性别无关,与年龄无关,与心有关。国事需关‘心’,方为长久之计。人名秦良玉,仿佛玉一般冰清玉洁,为理想而献身,为想而殉道。文人无赖,说什么彪炳青史,丰功伟绩?这一切,留给后代子孙评说。

走出诗情画意的闺房,冲入硝烟弥漫的战场,手提三尺龙泉剑,国恨家仇,涌上心头,冲锋陷阵,所向无敌。

要什么衣锦还乡,冠军侯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是啊,满洲还在嚣张,怎么可以坐拥良田美池,告老还乡?告老还乡是老无所用的伪装,将军可不愿就此伪装,退居林下,避祸消灾。敌人仍在侵扰,万不可掉以轻心。国是日非,谁敢浑水摸鱼?川军人人是好汉,可惜敌不过人多。国事十万火急,万万火急。谁要是急火攻心,谁就输了。要笑,笑谈渴饮匈奴血,不教胡马度阴山。只要人活着,就得有希望。有希望,才会有幸看到明天那富有朝气的太阳。时间紧迫,不容多说。国都是帝国的心脏,也应该是最坚固的边防。甲申国难,皇帝殉国。南明的统治建立起来。玉树后庭花,还在留都的上空飞扬。隆武表彰,秦良玉忠贞可用。只是,廉颇老矣。

有明一代,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种强势局面的形成,与秦良玉们,有着莫大的关系。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768010/

谁肯沙场万里行?的评论 (共 11 条)

  • 雨袂独舞
  • 荷塘月色
  • 春暖花开
  • 虎虎生威
  • 淡了红颜
  • 绝响
  • 南璇玑
  • 纤纤柳絮
    纤纤柳絮 推荐阅读并说 作者创作辛苦,很欣赏并推荐阅读。
  • 草木白雪(李淑芳)
    草木白雪(李淑芳) 推荐阅读并说 推荐
  • 雪灵
    雪灵 推荐阅读并说 有明一代,三百年之基业,十七位皇帝,期间,风流无数,纷纷如瀚海星辰......
  • 抒梦
    抒梦 推荐阅读并说 欣赏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