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度玉门关第一章
楔子、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月色藏空,月晕如虹。
玉门关外,黄沙布满大地;北风呼啸,扬起一缕缕纱帐。古人所云“阳关古道苍凉美”莫不道的此景。玉门关内,士卒驻扎,镇守这人烟稀少的边塞要地。近年匈奴频繁南下,由番贼杨梓所带领的游牧支部多次来犯,欲图谋我大汉王朝。汉武大帝急发五千精兵镇守玉门关,保护这西北咽喉之地。由于大汉朝自文帝以来实行“休养生息”之国策,国力已经大大提升。又加上匈奴各族之间连年内战,番贼杨梓不敢贸然进军,故而与玉门关屯守的士兵一直僵持至今。
且说这五千人中,有位名唤李晨的青年,本是江南苏州人士,自幼立下壮志要报效国家,干出一番大事业来光宗耀祖。会征和元年,朝廷招募将士赴玉门关屯守,李晨正当弱冠之年,便学着古人投笔从戎,步入沙场,欲借此平步青云。然世间的诸多事物,怎能够每每了如心意?如今光阴似白驹奔驰,已悄然过了六年光景,随着战事的僵持,玉门关一直未见大战,故而李晨依旧只是一名屯守的卒子。
眼下子牌时分,李晨与一名士卒换了夜班,二人冒着刺骨的寒风来到城楼。但见一眉残月倒挂半空,徘徊于层层乌云之间,若隐若现。月色之中,如涌起一层缥缈似得薄雾,叫人看了,忍不住微微叹息。
那屯守的士兵听了李晨的叹息声心中不解,问道:“我说兄弟,你怎么无缘无故地叹气呢?”他却不知李晨心中牵挂着远方的家人,才发此叹息。李晨苦笑道:“这位哥哥,你看那天上的明月多么皎洁,怕是故乡的亲人这时候也与我一同望着这轮明月,互相思念彼此吧!《诗经》有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来此玉门关整整六年光景,怕是回到故乡,连些乡邻们的面孔都会觉得生疏了。”屯守的士兵听罢,心下便悟:“原来李兄弟思念家乡,望着这明月才不由得哀从中来。”于是笑道:“兄弟不必哀怨,等匈奴狗贼被打退,你我不就能回去了吗?”李晨苦笑一声,却是不语。二人心中皆十分清楚,战事越发僵持,拖延的时间便会越发持久。何况即便还乡归去,也不过依旧过着普通人的日子,那光宗耀祖的遥想却很难实现。(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李晨突然道:“哥哥,我想去玉门关外头走走。托您帮我守着可好?”那士卒一听,忙到:“这怎么能行,这么晚有什么好转悠的?”心中暗道:“怕是你突然当了逃兵,上头岂不是要怪罪于我。”李晨早就猜出那士卒的心思,笑道:“哥哥想多了,倘若在玉门关当逃兵,岂不是要准备好几天的干粮和水?我不过心中有些不快,想出去走走看看罢了。何况我也不会走多远,一会儿就回来轮班,上头不会知道的。”此言一出,那卒子想道:“这话说得有理,李兄弟思家无奈,且让他出去散散心并无大碍。”于是警告道:“那就记得早些回来,别让兄弟我被上头责骂。”李晨闻言,心中大喜,拱手笑道:“有劳哥哥了。”
说罢便换了套便装,乘着月色出关去了。
正当风清月白之时,大漠沙丘在月色里裹上一件银白色玉衣,宛若碧海波涛中的涟漪。几株胡杨胡乱地点厾四周,形态甚是鬼魅。李晨借着苍凉月色涉步沙丘,望着这四下的美景,心中浩然,不禁脱口而出:
“月晕风萧兮泛骨寒,胡杨无力兮沙障残。冰色凝结兮风霜里,君兮君兮,古来征战何时还?“
这几句尚未吟完,却听得从黄沙暗处飞来一段悠长的笛声。其声丝丝绕绕,含情不语。似流水送花,轻洁爽朗;若细柳扶风,荡漾清香。李晨听了,只道心中缕绕薄雾,朦朦浓浓,颇为安适,全身如飞升碧落九霄,说不出的畅快。
忽而笛声化为慷慨之声,如帝王尊岚,气势如虹;如长城万里,一目苍穹。李晨听罢,只觉得心情顿时激昂,正欲寻声暗问,却怕惊动笛声。忽而又想起自己出征多年,尚未建功立业,反在这荒凉边疆浪费了大好青春年华,不禁哀从中来。心中思绪荡漾,忽而沉思苦想、忽而暗中悲伤、忽而愤慨激昂,渐渐感觉心如刀割。李晨顿时一惊,暗道:“不好!这笛声可以乱人思绪,使人忘我。奏此笛子的人一定是个世外高人,内功极为高深。我还是快点离开为妙。”于是转过身来,正欲离开。笛声突然停止,独有朔风吹刮黄沙“索、索”作响。
李晨一惊,暗道:“这可糟糕,竟会遇到如此了得的人物,还是早些离开为好。”于是定了定神,拱手问道:“在下是玉门关内一名小卒,不知前辈在此地,无心打搅到前辈,还请前辈见谅。“
风吹黄沙,无人应答。
李晨见状,便微微迈出一步,欲离开此地。说时迟,那时快,只听暗处处传出“嗖“的一生锐响,而后闪来一道银白之光,飞驰而来。李晨见状,心中大惊,急欲躲开,却发现双腿麻木,动弹不得。但见白光回转,变化万千,如灵蛇游走,似清风戏柳,若闪电驰骋,划过沙丘之间,终于消失在一片夜色之中。
北风如刃,大漠之中唯独传来尸体倒地的声响。
玉门关外,依旧黄沙漫舞。
《西京杂记》有言:“汉高祖斩白蛇剑,刃上常若有霜雪。“诸君我且问你:这大漠之中,是何神灵?
风度玉门关第一章的评论 (共 4 条)
- 雪灵 推荐阅读并说 玉门关外,黄沙布满大地;北风呼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