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鸭子灯

走在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马路上,看着这一排排的路灯,不由的让我想起记忆小巷最深处的鸭子灯,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那时正月的一天早上,我还在被窝里睡着懒觉,邻居家“艳艳”姐姐就跑过来兴奋的对我说:“我妈妈今天要做鸭子灯,走呀走呀。去我家呀?”我顿时困意全没,从被窝爬起来,不顾梳洗就跟在“艳艳”姐姐后屁颠屁颠的去了她家。当我们走到厨房的时候,看到“艳艳”姐姐妈——我大娘正在和着面,我和“艳艳”姐姐就围着大娘要帮忙。我大娘被我们缠的烦了,很无奈的让我们帮她捻灯芯。灯芯是用黄草做的,大娘示范着告诉我们,要用拇指和食指把黄草捻成一个小棍棍的样子,我就和“艳艳”姐姐就依葫芦画瓢兴奋的捻起来。就在我们捻灯芯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情,大娘和的面是黄色的。我就问大娘这里面有什么啊,怎么黄黄的?大娘告诉我这里面掺了豆面,吃起来会有大豆的香味。面团在大娘的巧手里被卷了几下,很神奇的就变成了鸭子的形状,它长了扁扁的嘴巴、胖胖的身体和宽宽的尾巴。大娘又拿起一小块面团在手里捏了几下,做成小碗的样子,放在鸭子背上,就这样鸭子灯在大娘的手里做好了。这时,黄草也在我们的小手里乖乖的变成了灯芯。我和“艳艳”姐姐就把捻好的灯芯插在小碗中间。这时大娘找来一些黄豆,我们正好奇着黄豆是干什么用的那?就看到大娘把黄豆按在了鸭子头的两侧,小鸭子就有了两只眼睛。这样一个鸭子灯就做好了。
接下来,就是蒸了。大娘烧了一锅开水,把做好的鸭子灯一个一个小心的摆在笼屉上,它们争前恐后的在笼屉上排队,就像等待着重生的娃娃一样。看着那热腾腾的蒸汽,时间在一点一点的流逝......听大人们说,鸭子灯出锅时背后的小碗里的是有水的,而水的多少则预示来年的收成。鸭子灯是大人们对新生活的憧憬,是我们美好童年的印记。
伴随着炉膛里熊熊燃烧的火苗,和我们焦急的等待。鸭子灯终于可以出锅了。大娘打开锅盖,热气扑来,等热气散去之后,鸭子灯呈现在了我们眼前,原本干瘪的小鸭子,蒸过之后变得饱满起来,背后还背了个小碗,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它们瞪着两个圆圆的小眼睛好像在对我说:“快来带我走吧,咱们一起去玩吧!”大娘把它们一个一个的拿了出来,放在一边等它们凉透。大娘说等到晚上,就可以把它放到外面点亮了。我和“艳艳”姐姐围在鸭子灯旁边讨论着晚上点着鸭子灯的情景,兴奋着。
姗姗来迟的夜幕,在我们焦急的等待中到来。我和“艳艳”姐姐帮着大娘把鸭子灯里摆到砖道的两边(院子里有一条通向大门的用砖铺好的道路)。好奇心促使着,我忍不住在鸭子尾巴上吃了一小口,所有的幸福都洋溢在脸上。有点咸咸的,应该是面里掺了盐的吧?这我就不知道了。然后大娘在鸭子灯里倒上熬熟的豆油,拿着火柴,把鸭子灯一个一个的从熟睡中唤醒,像唤醒一个一个沉睡的娃娃,院子里马上灯火通明。占有欲已经贿赂了整个童年,我和“艳艳”姐姐正研究,等大娘走了,我俩偷偷拿走两个去玩,她应该不能发现。大娘读懂了我们的心理。这时就看到大娘从屋里又拿出来两个放到我们手上,说:“这两个给你俩拿去玩吧。”我和“艳艳”姐姐接过来,开心的跑开了。
鸭子灯是我们童年生活的一味调味剂,回想起来是那样的五彩缤纷、无忧无虑。虽然时间过去了,它仍在我记忆小巷的深处点燃了理想的灯。(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童年的鸭子灯的评论 (共 11 条)
- 雪灵 推荐阅读并说 鸭子灯是我们童年生活的一味调味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