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的内心世界
光绪二十年,日本发动了丰岛海战,以此为开端,大清国与日本开战,这就是甲午战争。这场战争中以北洋海军全军覆没而告终,大清国战败,我前去日本和谈,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割了领土,开了工厂,输了资本。条约是确实我签的,我也因此背上了千古的骂名,可在当时的大清,当时的东亚,当时的世界,我确实无能为力。我承认我做了一辈子糊涂事,但我在洋务运动,复兴大清上已经竭尽全力。大清国错的不是我一个人,错的是整个朝廷,整个大清国。
甲午战争之前,中日在国力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本进行明治维新,工业大发展,为他们军力的膨胀提供了最坚实的基础,这一点以前我只是听说,可在我去日本谈判的时候,才真正感觉到这个东海蛮夷的巨变。而且在国际上,西方列强随风倒,敬佩强者,都倒在了日本那边,事实证明这样做也符合列强的利益。
可再看当时的大清国,却是内忧外患,自从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就一蹶不振。随后小农经济面临西方工业品的冲击濒临解体,大清国的根基被动摇了。朝廷官员昏庸无道,欺压百姓,贪污腐败,民不聊生,由此也可看到军事力量薄弱的原因,军费贪污,武器粗糙,军队积弱。国家的贫弱就容易发生起义,太平天国起义给大清国造成了最大的创伤。朝中还是有一些有忧患意识大局观念的大臣,像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我们看到了西方崛起的工业,想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方法,开启了洋务运动。大清国最初的工业基础被我们这些人搞起来了。但是毕竟是朝廷在搞,所以贪腐多,效率低的问题很难避免,尤其是在大清国。虽然我们在热火朝天的进行洋务运动,但是短短几十年怎能由政府将工业推广,政府也不接受,民众也无法接受。所以我们的洋务运动并没有改变大清国的现状,与正在腾起的日本相比,发展状态天壤之别。我们可以从对比的时代背景中窥探甲午战争发生的原因。小国强盛之后,是会有野心的,尤其是被一个大国压抑了上千年的小国。
在马关条约签订之前,我悲痛欲绝,很不甘心,30年的成果毁于一旦,我的北洋海军,那是我的全部心血一下子全没了,我彻底糊涂了,也很自责和内疚,为自己无奈的辩护: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尤可敷衍一时。我的无奈之语,不仅是我这一生的写照,也是这几十年我们大清国的写照。
我确实当时很低潮,还要去谈屈辱的条约,有种莫名的难受。可我不去谈不去签是现实所不允许的。我们的海军全军覆灭,没有了军事上的资本,我们就没了底气。慈禧太后又担心政权的覆灭,和腐朽贵族一起给我施压,朝廷的懦弱也是无奈之举。如果我不去谈,西方列强也不会轻饶我们,他们在胁迫大清,他们太渴望从中得利了。国内的百姓不希望再有战争,因为他们负担不起了。如果我们继续开战,大清的百姓可就无生存之路了。半殖民地的程度发展到这个时候,国内也出现了许多与帝国主义勾结的实力,他们是大地主,他们也会帮助列强胁迫大清。可当时日本的军队也损失惨重,他们也不想继续开战,但他们想从这场已经胜利的战争里得到最大的实惠。所以,在我去谈判的时候他们派暴徒朝我开枪,这意思是逼迫我妥协。日本的间谍也在努力去得到慈禧太后的底线,并通过西方列强向大清施压。,这系列的现状让我看不到希望,马关条约迫于形势非签不可。签了,国辱,不签,国危。
马关条约签订后,英国,德国,美国等西方列强就疯了。他们对日本获得的利益红了眼,要求得到同等的利益。这一张纸签下,非但没有挽救国危,反而将大清推进了无法挽救的深渊。就这样,西方列强统统可以在我大清国开设工厂,商品输出时代结束,资本输出时代开启,同时,大清百姓的磨难也开始了,我们的大清也任人宰割了。2万亿的赔款,内地的开放已经让大清奄奄一息了。俄国和日本争夺辽东半岛,最后赔钱的赎土地的还是我们大清,我们自己的领土还要听人旨意。列强已经完全不把大清放在眼里,当然也不把我当回事。(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甲午战争的失败,我认为是朝廷的腐败,官员的懦弱,民众的迂腐。他们的错误还将我的洋务运动用来陪葬。我承认我做事可能不周全,欠考虑,有时候糊弄。但我并不认为我的洋务运动是错误的,只是民风民智的不开才导致它难以正常发展。中体西用,又结合了传统儒学,又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可谓是完美之策。事实也证明了我们做起了工业。没有我们的引导,哪来工业的未来。
甲午战争给我一个最大的教训就是要注重军队的发展,尤其是海军,我们所做的远远不够,我们需要学习西方的军事管理方法,注重军事武器的研究。只有我们把军力提上了,我们积弱的现状可能会有所改善。为了军事的发展,我们要大力发展工业,建立工业基地。同时也要处理好跟列强的关系,并为发展作出必要的牺牲。军事的发展需要人才,我们需要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人员和军事专家,也需要将我们更多的孩子送到国外学习,为大清的军事力量的提升国力的提升提供人才的力量。我们需要在儒家思想的引导下,结合当前的国际情况,进行大清的改革,注重发展工业,坚持中体西用,就一定能在将来某一个时刻做到师夷长技以制夷。
李鸿章的内心世界的评论 (共 7 条)
- 雪灵 推荐阅读并说 甲午战争给我一个最大的教训就是要注重军队的发展,尤其是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