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小镇游记
(作者:广西柳城 笔名 浓歌)
凤山小镇,这是一个美景名胜众多,既带着古朴又有人文浓厚景观、风景秀丽的小镇。还有一条宽阔清澈大河哺育着这方热土乡亲们。
这就是我美丽的家乡小镇。生于斯,长于斯,小镇承载着我的童年与记忆。生活着我父老乡亲们,记载着我许多回忆。蕴藏着我对故乡的乡土情怀和依恋。
我爱这条哺育着乡亲们的大河,我深爱着这家乡的山山水水。无论离乡是远是近,我总是深深地眷恋着,深深地爱着;我要赞美她。
平时我常常和身边的好友中闲聊,总是情不自禁地言谈到家乡的山美水美,人文美;朋友们听了皆心动向往不已。闲暇之日相约成行,自驾一日游。(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我们计划自驾行程是沿河而行。赏“江景百里画廊”,体会人在画中游。到网山开山寺游览,看古榕;探寻青凤山“睡美人”。到凤山小镇步行穿越青石小巷后,徒步到乌鸾山下凤山码头,观老车渡口,看“三江并流”交汇奇观,最后赏鸾山峭壁江景而返程。题诗纳景:
四山朝拱开山寺,
十八古榕显佛荫。
青凤横卧睡美人,
青石小巷岁月长。
南麓泉清洞亦奇,
鸾山水美忆峥嵘。
三江交汇车渡口,
巍巍鸾山峭壁美。
一句一个美景,每句就是小镇景观最美的写照。
今天我们要把诗中美丽的画卷跟随我们的游览行程一一展开,把我的家乡美家乡情勾画成最美的画。
江景百里画廊篇
开车穿过牛头岭涵洞,经过壮丽的大铺水电站,沿河而行,行驶在崇山峻岭山巅之上。山路蜿蜒曲折,山脚下是宽阔清澈的融江河,右边是树木繁茂的山林。大河弯弯曲曲依山流动。河中偶有数座小洲在其中,或有挖沙留下的鹅卵石一堆堆在河中,如山如褐黄色带子。风中还吹来大河的清爽气息。江景如画,山清水秀,层峦耸翠,江岸美景美不胜收。真是让人心旷神怡的一个“江景百里画廊”!
寺奇山美篇
约行半个小时,我们一行人来到了香火旺盛的开山寺。
据史料记载此寺乃清代嘉庆十年始建,历史悠久,人文景观独特,风景秀丽。是广西四大名寺之一。
寺依山而建庙宇,拾阶而上,山门雄奇,佛像宏大。佛殿庄严,雕梁画栋,亭台楼阁,大钟悬挂。石雕石刻,栩栩如生。佛殿后连着穿山奇洞。罗汉列位,神态各异,千姿百态。弥乐大佛,笑迎众生。寺庙前平地,古榕环绕显清幽。
开山寺,有墨客文人落笔题诗,写下的楹联甚多。时有国民时期的凤山人蒋子山,为本寺写下了许多的诗联。但我独爱蒋先生题写的这首开山寺楹联:“开落总虚空,泡影昙花,容易生成容易散;山光多变幻,清风明月,等闲过去等闲来。”这副深含哲理禅机的楹联最为传名,让开山古寺更加声名远扬。
每年的二月初八开山寺庙会更是人山人海,五湖四海客从八方来。庙会日,民众摆摊从大山脚下石灰窑洞路口摆设到凤山糖厂大桥南头,绵延数里。人来人往,人山人海,热闹非常。车辆皆禁止通行,可见非同一般。
参观古寺,古榕,与佛接近,古寺洗涤心胸,让我们心旷神怡,清新空灵,怡情悠悠。站立在山坡高处向东南方远眺,可见青凤山横卧,远看形似美人沉睡,这就是凤山的美景之一的“睡美人”山。大家都赞不绝口,连声说:“真的好像哟!”大家纷纷留影纪念。找角度,摆造型,手机,相机拍照声响一片。众人乐声淘淘,欢声笑语响入云宵。若能从高山远望,更可见四山朝拱(乌鸾山、穿山、网山、龙船山)宏伟景观。“四山朝拱开山寺,青凤横卧睡美人。”就是这美景最好的写照。
小镇小巷童年篇
带着宁静祥和的心情告别了开山寺,继续我们的行程。
广西著名的企业,凤山糖厂坐落大桥北。我们一行与厂区大门擦肩而过,过凤山糖厂大桥向右转进入了凤山小镇。
凤山镇,自1949年11月柳城宣告解放后,曾设立柳城县政府于凤山镇。1950年2月县政府从凤山迁到大埔。小镇依江而建,狭窄细长。从街尾小巷步行到老车渡码头,亦不过半个钟左右,就走完小镇。这些年来,小镇也一直在发展,原有拥挤的农贸市场已迁出到镇外,成立了新街。宽阔整齐有序的新街,也是我们今天打尖吃饭,走马观花,购凤山特产的好地方。
小镇的特产、风味食品最为著名的是:云片糕,姜糖。也是我最爱的小吃。
停好车,吃过午餐,逛新街,大家欢欢喜喜买了当地特产,放在车上。简简单单,不须行襄,空手而行,步行小镇。
一行人踏上青石小巷,小巷地面上有些还铺着青石条,两边是青砖老宅。偶有木楼老宅,也有新建的楼房。
小巷是简单的,也是富含韵味的。
走在小巷里,午后的斜阳弥漫洒落在两侧的墙壁上,触摸着巷尾老墙,映着老墙遍布斑驳的伤痕,犹如向我们展示小巷岁月蹉跎和人事悲欢离合的沧桑,踏踏脚步声里演绎着岁月的悠长久远。
停步静静地欣赏,此情此景,独处。方能入景,与其美好的景物共鸣,忘物,忘我,才能感受到这时间的停顿,岁月的沉淀,思绪就在这时间里,空间里,飘得更悠远。
一条小巷,就是一段浓缩的历史;一条小巷,就是一个心灵深处的记忆。一条小巷,更是孩童们童年美好时光的记载。
穿越小巷,犹如穿越到了少年时,在小巷里自家门口摆卖姜糖的老奶奶何在?还有哪片片如云香甜又可口的云片糕,皆已远去不复在。
童年的岁月总叫人回想。回想起的时候,那一刻, 那一个个镜头,霎时间浮现在我的眼前。忆起家姐在此读书时,周末放学时都会带些姜糖回家给小弟我。那时的我,最爱吃姜糖,认为是最美的美味。是啊,小小姜糖里包含着多少家姐的关爱又包含着浓浓的姐弟情!童年往事,依然在我记忆中历历在目。
鸾山渡口美景篇
穿越小巷,继续向鸾山步行。
凤山镇有座著名的乌鸾山,雄伟地横卧在江边。山头绝壁耸立入江中,清晨时山顶云腾雾绕。夕阳夕照峭壁,江水斜阳反射,山光水色浑然一体,美不胜收。
乌鸾山的这三个美景是:鸾山峭壁美,鸾山云雾美,夕照峭壁江景美。可惜今天我们是看不到了,行程总是太匆匆。小镇近年来造船业兴起,如今在江岸上,可观赏到兴建中的巨大的船舶。
美景总是有动人的传说相随。
乌鸾山还有个美丽的传说。据老一辈的说。乌鸾山脚下,有个黄龙洞。传说有条黄龙修炼,吸日月精华,渴饮江水,吞云吐雾,终破顶而出,腾云驾雾而去。
凤山也有着抗击日寇的战争历史。在乌鸾山南麓一汪清泉的石壁上,有凤山人士陈烈,抗日名将提写的“鸾山水美”。历史已远去,“鸾山水美”,又代表了多少先辈们在那流金岁月的回忆?又追忆着多少先辈们在峥嵘岁月的抗争?先辈们的奉献和牺牲我们铭记不敢忘记,而历史总是无情地埋没在岁月中,让我们不胜嘘唏。这就是“鸾山水美忆峥嵘”。
我们从陡直长坡下到江边码头,现在可看到鸾山峭壁江景,三江交汇奇观,老车渡口三个美景。
据了解,民国29年,已经在此设有行人渡口。解放后还成立有凤山渡船社,负责渡口航运。是用车渡船,1981年后方由个体经营。2012年7月,县政府决定设立凤山镇凤山车渡左岸渡口。
如今渡口,至今还没有建桥通行,依然是用车渡。只能依赖车渡船和个体私营的机帆船往返两岸上行渡。年复一年,多少个岁月流逝,多少人从孩童坐船横渡中变成了青年,又从青年变成了老年人。期盼一桥飞架通天堑,不受滔滔江水两相隔。
站在老车渡口上,迎面大江。江面宽阔,水清澈。河风阵阵送清爽,江水浪花涌上岸边,左面是魏魏鸾山绝壁江景,右面江上游百米江中,沙洲立中,两分江水。正是融江、柳江、龙江三江交汇处。
三江交汇是平静柔和的,没有江流碰撞时的浪花和巨响,只是平平静静的恒定如一的流向天际。让人感到岁月的悠长久远。
端午节时,赛龙舟在此举行。彩旗飘扬,观者人山人海,比赛如火朝天,你追我走赶,欢声如雷。甚为是壮观。可惜如今好多年没有龙舟赛了。
朋友们惊叹小镇的名胜众多,感叹人文景观之浓厚,为自然风景的清幽秀丽,祖国的壮锦河山赞叹不已。大家都说不虚此行。我为我家乡而感到骄傲。
在回程路上,友人还在回味无穷,低吟诵着:四山朝拱开山寺,青凤横卧睡美人,三江交汇老渡口,巍巍鸾山峭壁美!
文3049字
浓歌原创
家乡小镇游记的评论 (共 9 条)
- 草木白雪(李淑芳) 推荐阅读并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