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眼中的中国人
在过去的那个饥寒交迫的时代,大多数人们还吃不饱饭,常常要饿肚子.可是却依然用最大的热情投入祖国的建设中去.而今天呢,还在为没饭吃而苦恼的人大概很少了吧,可是吃饱的人想吃得更好,吃饱了饭盖的却是危楼,造的却是假药.说的却是谎言...
马路边被好心人扶起的老太太反倒要坑好心人一把,好心人竟然也因为被坑了点医药费下次即使老人活活死在马路边也不再过问..其是老太太是不对的,那个所谓的好心人也是不能被理解的..人人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入不负出的事绝对不干.事实上呢,有些人辛辛苦苦为了攒点钱不知道要坑多少人,最后终于从一家不知名的网店低价购买了一件自己喜爱苹果手机,当收到包裹的那一刻他傻了,竟然寄来了几个苹果..
大自然最基本的法则之一就是"兜圈子 ",还是李白说的好,"今朝有酒今朝醉,千金散尽还复来",有的人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到最后还不是吃不了兜着走..
从农村走出来的人却嫌弃农村人,人们在渐渐大好的生活中却渐渐忘记了过去的斗争.
农民过去种稻子,产量不高,可是除了自家的口粮还是要留一些来年的种粮,否则来年就没饭吃了.而今天我们在吃得饱穿的暖的情况下却在糟蹋子孙后代的"种粮"..殊不知那是多少背井离乡的知青在黑土地里顶着饥饿和严寒开垦出来的.
我向来不会从各种角度去挖苦中国人, 毕竟我自己也是其中一员。况且著名哲学家罗素也都对中国人评价很高,对中国的文明也很敬仰,我们又何必过于谦虚呢。(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我不知道我能否用 健忘一次来评说我们的民众,而且似乎日本人也或许从祖宗那里继承下了这一点。或者说这些多灾多难的民族早已把这些看淡,只顾着眼下的生活了。或者说中国人不管对于灾难还是胜利都只重求之,重得之,不重受之。我们的大多数国民不会停下脚步一直感伤什么,或是享受什么。
关于淡定一词,对于中国来说有着一种特殊含义。我们的长江黄河文明在历史上是很少对外侵略的,却千百年来受着外界的侵扰,一切挺近中原的文明却反而像是温水里的青蛙,不知不觉中被同化了。我们不想惹事似乎也不受欺侮。
即使是现在世界上的中国,似乎也是不那么想去争第一,但也绝不甘落后。我们的国民性也大致如此。这种中庸的价值观在世界上是罕见的,也是优秀的。
但如果都是中庸的人,中国便是一片散沙,我们民族向来都有忧国忧民的志士,舍己为人的烈士,和勇猛雄强的战士。但这些品质只存在于少数中国人身上,他们可能不是领导,确实实在在是民族的脊梁,和精神核心。
有时候你不得不佩服中国人的智慧,这种智慧绝不是耍小聪明。大多数中国人向来是很少有那种横冲直撞,或是事事做拔剑砍头锤石冲天状的。即使是骂人有时候都骂得悄无声息,让人感觉不到。过去是兵强民弱,面对欺压人们只有忍气吞声,如今人民站起来了,实际上欺压便换了一种形式,依然存在。我们过去推翻了地主,可如今的房地产商不是又毅然成了地主了吗?好像是中国人有一部分人有着无孔不入的本领。
随着改革开放的几十年来,国民收入普遍提高。“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确实在经济上突出了重围,但光有了突破口 是不够的。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即使再多几个“突破口”一时间也是很难取得完全的解放。那些首先突出重围的人如果就此远走高飞,不在管里面的大众。那么所谓的突围也就是没有意义的也注定失败。
当年先富的的人我们今天也很难去统计有多少人投入到带动后富的运动中去。首先我们必须肯定一下政府这些年在这方面做出的努力和成绩。事实上下边的情况一点儿也不乐观,这些年来我们从农村走到了城市 ,我们所感受到的所谓的带动只是为“先富起来的那些人”的做牛做马换来的廉价劳资罢了。我们努力收获的财富远远填补不了他们的挥霍。许多人宁愿把钱放在家里烂掉也不愿轻易施舍他人。
在中庸的价值观点里似乎也是有自私的一面的,只是或多或少的权衡,是人们需要学会也很难学会的。
事实上,一个真正了解中国的人会明白一个道理。我们实在不能用一个固定的词语去形容中国人,中国人的价值观也是在不断改变着的,有时候改变的速度令人惊奇,就像中国传统的变脸艺术一样。 可是在一个主流价值观之下,又有许许多多独具个性的价值观,有继承古人衣钵的,有吸收外来文化的,也有独持偏见的,也有集大成者。每一个不同的价值观都在大流中共同前进,又随时会取代主流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