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冈千名群众自发欢送驻村干部陈华邦”存做假嫌疑
“凤冈千名群众自发欢送驻村干部陈华邦”存做假嫌疑
傅伯勇
陈华邦,贵州省监狱管理局警务督察处副处长。在凤冈县挂职期间,是省市县凤冈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副队长,凤冈县委常委、副县长。在挂职工作期间,为花坪镇东山村、关口村的老百姓硬化通组公路、接通自来水、安装好太阳能灯,还帮助凤冈一些村民办起养殖、种植等合作社,还乐于助人、救人于危难,在凤冈县老百姓的心中,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领导。
据2015年3月10日新华网贵州频道报道,“早上11点,陈华邦在凤冈县委组织部移交完驻村工作,走出会议室,没有任何人组织,上千名百姓已在县委大院等候他。”“欢送现场村民们敲锣打鼓,流泪不止,有几位村民欲给陈县长下跪被陈华邦及时阻止。他们一个个拉着他的手,说不完的感激、感恩、留念之情。”“从凤冈县委大院到高速公路路口足有5公里,老百姓要步行相送……”
的确,场面很感人,凤冈人也应该为有这样的好领导而自豪。但是,这篇新闻却有两处作假嫌疑:
一、“上千名百姓”数据有问题。据当时多位目击者称,当时人数还不足一百人,这当然是别人的说辞,完全可以不当真。但是,笔者这里也有当时的照片及影像资料,我反反复复把人头数来数去,怎么也数不出“上千名群众”来。而数据偏偏从不足一百人一下子上升到“上千”,耐人寻味,匪夷所思。(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二、“自发”二字让人生疑。理由之一,既然“没有任何人组织”,离县城三、四十公里的花坪镇(北部乡镇)关口村和东山村的老百姓怎么准确地知道陈华邦刚好那个时候就要走?理由之二,既然“没有任何人组织”,家住进化镇(南部乡镇)的约30公里远的“12岁的小钥钥在爸爸的陪同下”怎么会准时出现在县委大院?理由之三,既然“没有任何人组织”,东山村众心养牛农民专业合作社、六池河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家福农民茶叶合作社、关口村诚达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山红种植农民合作社、金鸡村华牧种养殖合作社怎么会同时把一面面锦旗送到同一地点?理由之四,既然“没有任何人组织”,为什么花坪镇、绥阳镇、进化镇与之相关的人都“不约而同”地一齐赶到?理由之五,既然“没有任何人组织”,为什么群众会列队排在县委大院“等候他”?理由之六,既然“没有任何人组织”,为什么又有“群众代表”的书面发言,又有腰鼓队载歌载舞,又有一字横幅闪亮登场?理由之七,既然“没有任何人组织”,为什么一些县领导会“碰巧”出现在现场?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记者朋友“刚好”在现场?
在我看来,对于新闻,第一不是做的,就像做局一样;第二不是人为拔高的。如果有人真要去做新闻或者人为拔高,那么他(她)就不可能是一个称职的新闻工作者。对于陈华邦这样的好领导,我们该怎么报道就怎么报道,报道的方式方法还很多,但最好千万不要出现以上两种情形。“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这样的手法,忽悠一般老百姓可能还勉强过得去,但是稍微有点见识的人一看就明白。
事实上,很多人都明白,只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我又突然想起《皇帝的新装》来,我只是那个不谙世事的小孩而已,把人们看到的东西,原原本本说出来罢了。当然,我也宁愿当那样的小孩,因为我还想保持一份童真,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