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的婚姻

宝钗颇费心计爬上了宝二奶奶的宝座,但是宝玉终是“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可见贾公笔下宝玉和宝钗是半点夫妻恩爱之情都无,宝钗应当是守寡终生,而且宝钗宝玉并无夫妻之实,而宝钗守的更只是一个虚幻,应该是“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才是,宝玉出家,斩断尘缘。所谓的兰桂齐芳,宝钗抚养宝玉之遗腹子中兴家业更是与曹公的本意不合,不是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么。四大家族已经瓦解,所谓中兴也不过是回光返照罢了。宝二奶奶的婚姻男主角不是一个完整的宝玉,至少宝玉和宝钗已经没有感情,兰桂齐芳更是与大地茫茫真干净相抵触。
当宝钗被称为宝二奶奶的时候,只是一个凄苦寂寥悲惨结局的开始。
宝钗择偶本身存在重大问题。宝钗和宝玉缺乏必要的爱恋,宝玉被其父重责黛玉是“满面泪光”“两个眼睛肿得桃儿一般”,且看宝钗不过劝说几句家常的客套话。宝玉和黛玉是各有私心,相互试探,故矛盾不断,也不得让贾母省心,真是个“不是冤家不聚头”,反观宝钗基本没她什么事儿。志同道合也和宝钗无关,宝钗是一门心思的仕途经济,可宝玉对金殿对策仕途经济就直接贴上“混账话”的标签。从袭人对湘云的一席话可确定知悉宝玉对“混账经济”有多反感。“云姑娘快别说这话,上回也是宝姑娘也说过一回,他也不管人脸上过的去过不去,她就咳了一声,拿起脚来走了。这宝姑娘的话也没说完,见他走了,登时羞的脸通红,说又不是,不说又不是。”宝钗嫁人或许没有“择”,也称不上。她嫁给的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似的,而是一种制度下的对号入座一般。
她的命运一开始就注定了的,薛宝钗是作为封建淑女的范本而登场的,她的婚姻成为一个制度的牺牲品也就不足为怪,婚姻的背后是赤裸裸的秦晋之好。
薛家是一个“珍珠如土金如铁”的大皇商家族,有这样背景的宝钗,她的理想已经植根于封建礼教之中。“充为才人赞誉之职”这句话能出现在宝钗脑海之中也不足为奇,可是其并未如元春才选凤藻宫,所以才久居贾家,为什么要居贾家,贾家是名声煊赫,是政治上的大靠山,而能够攀上这个靠山就必须成为贾府中真正发号施令的主子,而不是半个主子。贾史王薛四大家族是一根绳上的蚂蚱,是相互勾结的统治阶级的上层。到了后期四大家族特别是贾府已经只有皮囊一般,在财政上是左支右绌,薛家作为巨富皇商,其富大可敌国,不成为贾家重点拉拢的对象才怪。而薛家纵有百万之富却无进身之阶,而贾家是皇亲国戚,正好是进身的好台阶。而薛的婚姻是千呼万唤始出来了。
那千呼万唤又是个怎样的意思呢宝钗是一步一步爬上宝二奶奶的宝座,那为何称之为“爬”呢!(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为了获得宝二奶奶这个称号,宝钗是不动声色而又费尽心机。宝钗刚进贾府她在众人特别是贾母心里,地位比黛玉一定高不了的。她自己也心知肚明,因此她为提高自己在众人特别是贾母元春等实权人物心目中的地位而展开了隐藏极深的心计攻略。说来就是讨好这些贾府能发号施令的主儿,而她是那样不动声色。讨好元春在其省亲只之时可是有的,作诗是吹捧,帮宝玉改“绿玉”为“绿蜡”以趁元春的心意。在猜元春的灯谜时,她明明心里揣了“并无新奇”四字,可齿中挤出的就是“难猜,故意寻思”。宝钗就是这样装傻,可衬出元春的高明,而就是这样,元春赏礼之时独宝钗与宝玉同而且是高人一等的,很明显宝钗也是可稍稍乐会子了,但却了无此事不动声色一般。宝钗对老祖母的取悦真是让人不忍说了,可谓极尽逢迎。宝钗生日,听何戏曲吃食都是依了贾母,着那是宝钗的生日,分明是老祖宗的吗!宝钗早是了解贾母“喜热闹戏文,爱吃甜烂之物”,所以她就“总依着贾母素喜者说了一遍”老祖宗怎么乐自个想吧!着也就罢了,还有更露骨的讨好贾母,当众人在贾母面前盛赞凤姐之时,独独宝钗扔出了一句“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起来,二嫂子凭她怎么巧,也巧不过老太太”。贾母恐怕是笑的合不拢嘴说“千真万真,从我们家里四个女孩算起,都不如宝丫头。”博王夫人的欢心也是极明显的。在三十二回王夫人正为金钏投井而为难之时,宝钗是瞅准机会宽慰其心,着也就罢了,当王夫人提出给金钏几件衣服时,王夫人本想要林妹妹的新衣,而宝钗却应下给自己的家常旧衣,王夫人怕林妹妹忌讳,而宝钗确实忙说不忌讳,完结讨好,王夫人将“宝钗”与“贤淑”两个词就连着念了。
薛正是以这种装傻似的手段,博得名声一片大好,她终于有实质性的回报。贾府将衰未倾覆之时,第五十六回就有了这样的标题“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贤宝钗小惠全大体”宝钗已成为领导班子候补了。可以说宝二奶奶的帽子扣在她头上是早晚的事了。可是她还是那样深藏不漏,却看五十六回宝钗的小惠是怎样全大体的,不过是变相剥削,从沉重的剥削所得之中拿出一部分来赢得一片叫好罢了。探春远嫁,小修小补宣告失败,而贾府的统治者们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只有宝丫头最妥。此时宝二奶奶非宝钗莫属了。
宝二奶奶成长记总说起来也就是察言观色,投其所好,施展权术,隐藏野心。但是宝钗却犯了一个极大地不可饶恕的战略错误,她唯独把宝玉放到了一边,也就是说唯独没有察宝玉的言观宝玉的色,更没有投宝玉的所好,于是她成功嫁给了制度上的宝玉,而不是活生生的宝玉,她的成功只是取的了宝二奶奶这个称号独守空闺罢了。